良渚考古新发现“新在哪”?
玉器彰显女性地位
图为北村遗址一处女性墓葬出土的玉蝉。(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供图)
在凤凰山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良渚早期的墓葬30座、灰坑47处;在南王庙遗址,则发现了良渚早期的墓葬59座,以及房屋柱洞的遗迹。
北村遗址是考古的重点,其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目前已累计发掘1.45万平方米,发现了房址45座、灰坑291座、灰沟30条、池塘1座和墓葬225座。遗址分为北村南、北村北和李家港三部分。就墓葬而言,后两者的墓葬整体等级一般,相当于普通贵族阶级。
北村南区块有等级较高的贵族墓葬,应该是当时聚落的核心,规模次于之前发现的瑶山遗址——一处祭坛和高等级墓地的复合遗址。它可分为区别明显的高、低两级台地,高台地上有高等级居住区和墓葬,低台地上则有平民居住区和墓葬。这显示出聚落内部明显的社会分化现象。
其中,一处女性墓葬出土了随葬品70件,包括玉蝉、龙首镯、镂孔兽面纹冠状器、璜串等重要玉器,是同时期的一座高等级墓葬。考古工作者将不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的随葬品作了对比,发现在良渚文化早期,女性地位较高;到了晚期,男性地位较高。
又发现了一大批古水坝
图为2022年7月6日拍摄的老虎岭水坝遗址展示馆内景。老虎岭水坝是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原有11处水坝中的1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位于古城西北方向,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2016年,它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良渚古城遗址,也包含了这座水利系统。
在当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11条水坝遗址,分为南部的低水坝群和北部的高水坝群。从2020年起,考古工作者通过遥感考古与实地勘探相结合的方式,在良渚遗址周边山口又发现了近20条水坝。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宁远介绍说,此次发现的水坝中有7条,已经碳14测年确定,距今均有约5000年的历史,与之前的11条水坝的年代一致,应该是水利系统的同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