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艺术党课在“醉美通道”聆听红色记忆
11月29日下午,怀化市通道县的非遗传承人团队受邀走进漕河泾社区,以一曲热情似火的侗族大歌拉开了漕河泾街道非遗艺术党课的帷幕。活动结合11月28日到12月1日的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来自区档案局、康健街道、漕河泾街道、市八医院的中心组成员们一起走近“红色通道”,聆听来自侗乡的声音,重温89年前的峥嵘岁月。
通道县是湖南省西南边陲的美丽小城,这是一个湖南西南部的以侗族为主体的民族县,地处湘、桂、黔三省交界处。多彩的侗族鼓楼、风雨桥、寨门、吊脚楼,美丽的民族服饰,独特的合拢宴,以及连绵不断的绿水青山,构成了这方乐土的基本轮廓,也让这里成为了侗歌的天堂。虽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通道县却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4年12月,湘江战役后的中央红军着红军长征线路进入通道,受到通道人民地热情欢迎。红军到达通道后,与当地侗族人民共度一那段鱼水情深的峥嵘岁月。“嘿依哟喂,嘿依哟喂,忘不了那一年嘞,你随队伍到侗乡。回望湘江风好寒嘞,恭城书院马灯亮嘞。忘不了那一天嘞,你的声音震天响哎,危急关头定方向嘞,通道转兵见。”一曲《那一年那一天》让在座听众在歌声中穿越回89年前,仿佛回到了“通道会议”的现场,重温中央红军“通道转兵”的故事。《侗寨火塘》《芦笙之乡》《宣传党的好政策·侗家姑娘爱唱歌》……
当天,“醉美通道侗族大歌表演艺术团”带来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作为侗族音乐中的精粹,侗族大歌歌词简练,曲调动人,曲式结构复杂,声部多,被誉为“最美的天籁之音”。现场,演唱人员凭借严格的训练和演唱时的默契,无伴奏,无指挥,一气呵成,磅礴大气,为大家呈现一场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听众们则在这堂特别的红色党课中,跟随艺术家们的精彩演绎,寻找红色记忆,汲取前行力。
另据悉,来自侗乡的“百灵鸟”还飞进了漕河泾社区的校园里,歌声朗朗,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侗族音乐在校园里欢快的回响。为了让师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漕河泾街道办事处主办“满庭芳·漕韵”世界文化遗产侗族大歌进校园活动,邀请“醉美通道侗族大歌表演艺术团”走进中国中学、求知小学、汇师小学、科技逸夫幼儿园,为师生呈现一场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曲调优美动听,唱词质朴清新,既有叙事性又有抒情性。它既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一种原生态音乐艺术形式,是研究侗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身着民族服装的艺术家们还走进各个校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年轻的专业演员还为师生们介绍表演乐器,学习简单的侗语互动,让师生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鼓舞学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让校园成为传承非遗文化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