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感动同在!虹桥街道有一群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

  无偿献血者,怀揣奉献之心,接力生命的延续。而在他们背后,也有一群人,用无微不至的服务和守候,给予奉献者力量。虹桥街道—上海市血液中心“红色接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团队便是这样的存在。

图片

  “早上吃饭了吗?”“抽血不能空腹的,我们这里有点心、饼干和茶水,你先垫一垫。”“一会儿不要紧张,如果有什么不适,随时叫我。”……

  帮助献血者以舒适的姿势坐下,放好衣服和背包,志愿者栾竹君暖心地提醒道。

  在上海市血液中心,总能看到像栾竹君一样的身影——身穿红色“爱心小马甲”,在穿梭的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和温暖。而马甲背后写着的“捐献可以再生,挽救不可重来”令人肃然起敬。

  为了缓解献血者的紧张、打消献血者献血前的恐惧,更好地服务献血者,2011年,由虹储、虹桥、爱建三个居民区的70余名退休居民组成的“虹桥街道—上海市血液中心‘红色接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团队”诞生,成为爱心献血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

图片

  引导献血者有序排队等候,及时送上补充能量的零食饮料,搀扶手肘贴着绷带的献血者起身,帮忙拎包拿衣服,期间一声亲切地询问……虽然他们的工作看似简单,但他们的存在如一束火焰,微光如炬,温暖着身边的陌生人。

  “有次一个30多岁的男生因为太过紧张,在抽血的过程中晕倒了,我赶忙将他的凳子放平。他似醒非醒间,拉着我的手说,阿姨,你不要走,我是第一次献血,有点害怕。”栾竹君回忆道,“当时那个男生脸上毫无血色,我就握着他的手,安慰他说,阿姨献过4次血,没事的。后来,我和护士一道搬来了屏风,让他可以安心地休息。”

  与捐献全血不同,捐献血小板则麻烦许多,需要捐献者提前完成血液检测,然后到特定的房间,换上鞋套,开启长达1个多小时的采集过程。

图片

  “捐献的血小板可以救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所以很多捐献者多为患者家属。”志愿者朱小新告诉记者,“面对家人患病,他们心理承受的压力很大,除了引导他们顺利完成采血,我们还要多关注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坚强面对。”

  给予力量,与人安慰,对于团队的每一位志愿者来说,都已是稀松平常之事。“我们能做的很有限,就是帮助他们、安慰他们。但因为是帮助这些有爱心的人士,让我们这份工作格外有意义。”志愿者何培英说道。

  13年,曾经鬓角上偶尔滋出的几缕白发已经染尽华发,然而这份志愿工作让志愿者们甘之如饴,并成为他们人生引以为傲的“第二份职业”。

图片

  “志愿者团队刚成立时我就加入了,那时我才刚退休,现在已经70多岁了,其实已经超过了做志愿者的年纪,但是我们都舍不得离开。”志愿者赵美华说道。

  “没想到退休后的我们还能有这么大的价值,每次想到要到血液中心来做志愿者我就很开心,就像又回到年轻时要上班了一样。”志愿者朱小新表示。

  “志愿者就是自愿者,自己愿意,无怨无悔。”栾竹君说。

  如今,因服务岗位的调整以及志愿者年岁渐长,仅留下30位志愿者依旧坚守。他们带着队友们的信念和热忱,穿梭在献血大厅,守护着来来往往的无名英雄,成为“生命接力”中的一员。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长宁 作者:吴怡闻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