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这个家门口的“伤口护理门诊”,让居民获益满满~

  开设近5年来,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伤口护理门诊为患有慢性伤口疾病的居民提供专科护理和专业伤口护理宣教,对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居家上门伤口护理,并对疑难伤口与上级医院联动转诊,让众多居民获益满满。

  今年7月初的一次外出时,冷先生不慎被电瓶车刮伤,右足背擦伤并出现血肿。“当时脚面没有出血就没太在意,可后面几天越来越疼,我就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给我开了一些止血化淤的药物。”原本以为很快就能痊愈,可让冷先生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月后伤口并未见好转,反而越来越痛,甚至影响了睡眠,原本没有外伤的痛处也渗出血水。

  在家人的建议下,冷先生来到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伤口护理门诊进行就诊,伤口专科护士胡素珍接待了他。

  “患者当时的伤口呈紫红色,并渗出大量血水,按压足背,皮肤温度很高且有肿胀。”胡素珍告诉记者,当冷先生告诉她自己有20余年的糖尿病史,且平时血糖控制不佳时,她立刻预感到伤口情况的严重性,请医生会诊后决定给予清创。

  当伤口被打开,胡素珍的预测也得到了证实:从伤口内引流出大量坏死组织和液体,清创后留下了长宽约4×3厘米,深度约2厘米的伤口。

  “手术一做完,我立刻就觉得舒服了,脚不胀了,疼痛也减轻了。”在之后的日子里,冷先生隔天便会来到该中心的伤口护理门诊换药,经过不到半个月的治疗,伤口愈合到大约3×2厘米,深度0.5厘米,露出新鲜的肉芽组织。肿胀感没有了,冷先生走起路来更加轻松了。

  和冷先生一样获益于伤口护理门诊的还有社区居民孙先生。

  今年年初,71岁的孙先生在医院安装了心脏支架,由于身体条件较差,再加上患有糖尿病,孙先生回家后伤口一直没有愈合,胸部始终有液体渗出。

  看着孙先生伤口情况日益加重,加上由于身体状况较差而无法出门,心急如焚老伴便拍了照片拿到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伤口护理门诊寻求帮助。看过照片后,胡素珍决定马上上门为孙先生进行治疗。

  清创、引流、辅料、隔天换药,一个多月后,孙先生胸前长宽约5×5厘米,深度约2厘米的伤口变成了一个约0.5厘米的小孔,伤口基本痊愈。

  在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伤口护理门诊,护理人员可以处理的伤口还有很多,除了各种急慢性伤口、手术后伤口、压疮、足部溃疡、烫伤、烧伤、感染伤口、难愈合伤口外,还可以进行各类外科术后换药,骨折术后夹板固定的调整包扎等等,还可以对压力性损伤、糖尿病足溃疡、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静脉性溃疡、造口等慢性伤口提供专科护理,也会根据患者伤口不同时期的需求采用不同种类的敷料,如水胶体敷料、抗感染型敷料、银离子敷料、泡沫敷料和填充型敷料等。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长宁 作者:李美霖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