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月球研究新视角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首次展露真容
填补月背研究空白 开辟月球研究新视角
嫦娥六号任务带回的1935.3克珍贵样品,来自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虽然这些月背样品还在前期分装处理和初步研究阶段,但这些天外来客,就像是月球远古时期的“信使”,已经让科学家可以第一次触摸式地探究月球背面这片充满神秘的未知地域。
据了解,人类在探索月球的浩瀚征途中,此前共对月球进行了10次采样,均位于月球的正面,包括嫦娥五号样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到目前为止人类只认知了半个月球。
嫦娥六号采样点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区域内。这片区域是月球最古老的陨石撞击坑,对于研究月球形成乃至太阳系的演化历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这里也是月球上最深的陨石撞击坑,还有可能采集到月球深部甚至是月幔的样品,为研究月球内部物质成分提供第一手资料。
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背面样品不仅填补了月球背面研究的历史空白,更为我们研究月球早期演化、背面火山活动和撞击历史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理解月球背面与正面地质差异开辟了新的视角。
本文来源:央视网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