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为何湿漉漉的狗会把身上的水抖干

  当一只湿漉漉的狗甩掉身上的水时,并不是故意把站在附近的人弄湿,这背后存在着一个复杂的神经机制。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在小鼠实验中确定了触发小鼠典型性“湿狗抖动”的神经回路,这涉及一类特定的触觉感受器以及连接脊髓和大脑的神经元。

  “湿狗抖动”这种本能反应是许多哺乳动物共有的,如小鼠、猫、松鼠、狮子、老虎和熊等。哺乳动物毛茸茸的皮肤上分布着超过12种各具独特功能的感觉神经元。研究人员选取一种名为C-LTMR的超敏感触觉检测感受器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感受器位于毛囊周围。

  据研究人员介绍,在人体中,这些感受器与令人愉悦的触觉有关,例如轻柔的拥抱或舒缓的抚摸。而在小鼠等哺乳动物中,这些感受器则发挥着保护作用,提醒它们皮肤上存在着水、污垢或寄生虫等。当这些刺激导致皮肤上的毛发弯曲时,就会激活C-LTMR。

  为了让实验鼠像湿漉漉的狗一样抖动皮毛,研究人员在小鼠的脖子后面滴了几滴食用油,几乎所有小鼠都在10秒内将其甩掉。然后,研究人员对一些小鼠进行了基因改造,去除它们大部分的C-LTMR。结果显示,当油滴落在这些小鼠脖子上时,它们的抖动比未经改造的对照组小鼠减少了50%。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进一步探索了C-LTMR发出的信号是如何通过神经系统来协调“湿狗抖动”行为。他们注意到脊髓中的一组神经元与大脑中被称为臂旁核的区域相连,该区域参与处理疼痛、温度和触觉。当研究人员利用光遗传学技术,阻断一些小鼠脊髓中神经元的活动后,这些小鼠抖动的次数比对照组小鼠减少了58%。光遗传学技术是一种对神经元进行工程改造的技术,使其可以根据光线打开和关闭。

  研究人员表示,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调查过度活跃的C-LTMR是否会导致猫的皮肤抽搐综合征等疾病,或者人类的皮肤过敏。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 责任编辑:姚卫斌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