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构建地月空间“天然良港” 我国在空间科学和深空探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记者从4月15日在北京举办的“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获悉,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部署研制的三颗卫星已经建立起星间测量通信链路,这标志着中国已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并取得多项原创性重要成果,为中国开发利用地月空间新疆域,引领空间科学前沿探索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地月空间探索,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大楼里,一群科学家们正在干的就是这么硬核又高燃的事情。他们在一年前发射了三颗卫星,一颗在约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另外两颗瞄准的是神秘的DRO轨道,这两颗星不巧碰上火箭发射异常只进入了远地点高度13.4万公里的轨道,距离预定的高度还差一半,卫星救援随即展开,这群科学家们硬是奇迹般地把这两颗帆板受损的“星坚强”成功抢救到了神秘的DRO轨道,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地月空间三星组网,抢占了地月空间探索的制高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DRO轨道?为何这么重要?

  DRO轨道是指远距离逆行轨道,距离地球31万—45万公里、月球7万—10万公里,是地月空间中一个极其特殊的轨道。卫星在地月空间中会受到地球和月球的引力撕扯,有如三体世界里面一样混乱,但是这个特殊的轨道却在极其混沌的三体世界中间找到了有序和平衡。

  下面划重点了!独特的DRO轨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是低能进入。进入DRO轨道需要的能量很低,这次任务就更加厉害了,科学家们利用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引力,逮着机会就像“弹弓”一样轻松弹出,只需要用到传统入轨方式五分之一的燃料就行,这样可携带的科学载荷和有效物资就能越多。

  其次是稳定停泊。在DRO轨道上卫星几乎可以稳定运行一百年左右,相对于拉格朗日点上卫星数十天就要修正一次,可以说是相当稳定。

  第三个特点就是机动转移。由于DRO轨道处于势能高地,轨道上的卫星就像是压缩后的弹簧,想要去到月球表面或者地月空间里的其他区域都可以轻松抵达。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王文彬介绍,在国际上首次验证利用卫星去跟踪卫星,而不是地面去跟踪卫星,相当于是把传统的地面站变成了一颗卫星,放到了低轨的轨道上,为了以后地月空间探索,包括深空探索,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央视网 作者: 责任编辑:姚卫斌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