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焦点新闻

龙潭卫士功卓著 沙场虎将镇东南 ——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110周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高级指挥员、开国将军龙飞虎诞辰110周年。龙飞虎(1915-1999)1928年加入共青团,同年参加红军上井冈山,1929年转为中共党员。曾任指导员、侦察科长、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卫士组长、毛泽东主席行政秘书、中共驻重庆代表团总务主任、中共驻南京代表团副秘书长兼行政处长,中央纵队1大队大队长、团长兼政委、师政委代师长、军副政委,福建军区、福州军区后勤部长、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在长达71年的革命生涯中,龙飞虎将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的光辉业绩永垂青史,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集中体现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传承。

一、赤胆忠心、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龙飞虎将军坚定的革命信念源于深厚的阶级基础。他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靠烧炭维持生计,饱受地主恶霸欺凌,贫困交加,36岁时遭毒打吐血身亡,祖母悲愤而死。龙飞虎从小给地主放牛7年,忍饥受冻,挨打受骂。他曾三次偷跑到外祖父家找兄长商量报仇,都未能如愿。苦难的童年,使他形成了对地主阶级的刻骨仇恨和倔强不屈的性格。1927年秋收起义后,国民党军烧毁了他家的房子。1928年6月,年仅13岁的龙飞虎跟随兄长参加了红军。

艰苦卓绝革命战争,锤炼了龙飞虎的坚强意志。他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等战役战斗和长征。之后,又参加了东渡黄河、转战山西等地。战斗中,他勇猛顽强,英勇杀敌,被选为全师的代表,光荣出席了苏区第一届青年代表大会。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他紧跟彭雪枫政委突围,不幸腿部负伤,独自在山中爬行五天五夜,靠野菜和老乡家的泔水充饥,凭着对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返回部队,受到军团长彭德怀表彰。

1934年,他在红三军团政治保卫局工作时,破获了机枪连连长叛变投敌案;1936年2月,在东征战役中,又独自破获了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坐探案,有力地挫败了敌人的阴谋,充分体现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赤胆忠诚。

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龙飞虎经受了各种考验。特别是“文革”期间,他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遭受打击迫害。1976年1月,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四人帮”发出禁令,不准外地的领导同志进京参加悼念活动。他冲破阻力,赶赴北京参加了周总理的追悼会。在京期间他感到一种沉重的政治压抑感,也看到了人民群众坚决反对“四人帮”的巨大力量。他撰写的回忆录《跟随周副主席十一年》,在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被人民群众自发地复印传抄,成为批判“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有力宣传武器。粉碎“四人帮”后,龙飞虎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拥护改革开放,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1977年1月,他在军区机关作的《缅怀敬爱的周总理 深揭狠批“四人帮”》报告,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深刻教育。1978年12月,他出版了《西北高原帅旗飘》回忆录,以亲身经历讴歌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被作为政治教材印发军区连以上单位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二、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虎胆神威

龙飞虎机智勇敢、灵活应变的禀赋在革命战争中不断得到彰显。1930年夏的一天,15岁的通信班长龙飞虎在孤身一人送信途中,突然遇到十几个溃逃之敌。他沉着冷静朝天开了两枪,大吼一声:“站住,不许动,你们已被包围了,快把枪放下!”十几个敌人当了俘虏。他背着俘虏卸下枪栓,押着列队扛着枪的俘虏回到师部。师长彭雪枫称赞说:“这个龙飞虎,真是个虎胆,脑子精灵,是块好料。”

最令人感佩的是龙飞虎曾在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直接领导下工作了十几年,转战南北,历尽艰险。在领袖谆谆教诲之下,他经受了尖锐复杂的斗争考验,军政素质和对敌斗争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谱写了人生中最精彩的篇章,这是他对党和革命事业重要的特殊贡献。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周恩来副主席率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谋求和平解决,龙飞虎任随从副官卫士组长。在形势严峻、斗争复杂的情况下,他临危不惧,缜密部署保卫工作,胜利完成了任务。1938年10月23日,龙飞虎与中共中央长江局等单位的同志乘“新升隆”号轮船由武汉前往重庆,在湖北嘉鱼县燕子窝水域遭日军飞机轰炸,25人遇难。他冒着弹雨跳水,在长江中漂流了几个小时才被群众救起,随即返回部队。

1938年12月,龙飞虎随周恩来到重庆工作,担负中央首长保卫工作和从事交通运输工作。面对异常险恶的环境,他精心筹划,周密安排,恪尽职守,与敌特分子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重庆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龙飞虎不顾个人生死,机智勇敢地完成了护送大批党政军干部、进步青年和大量物资等艰巨任务,受到党中央的嘉奖。1945年8月,毛泽东主席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重庆43天里,龙飞虎担负了警卫安全工作并任中共代表团总务主任,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周恩来赞扬他“有胆有识,对敌斗争有理有节”。

1946年4月,龙飞虎任中共代表团副秘书长兼行政处长,先期赴南京联系中共代表团住处和办公地点。国共谈判期间,为保卫党的领袖、发展壮大党的地下组织做出了贡献。1947年3月,蒋军胡宗南部进攻延安,龙飞虎担任毛泽东主席的行政秘书兼中央纵队一大队大队长,跟随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转战陕北,尽职尽责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淮海战役时,龙飞虎任团政委兼团长,带领政工干部深入前线,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协助军事干部指挥作战。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阻击战中,面对敌23辆坦克的进攻,有些战士产生了恐慌心理。龙飞虎沉着指挥,果断组织爆破组炸毁了敌4辆坦克,打退了敌进攻。淞沪战役中,任师副政委的龙飞虎亲临一线,随突击连一起行动。在他和团长邢永生指挥下,采取小群攻击的战术手段,夺取敌钢筋水泥地堡十几座,全歼了守敌。

1949年7月,龙飞虎率部南下福建,参加了解放福州、彰州、厦门及平潭等岛屿的战役战斗。1950年,他任师政委代理师长,在闽北剿匪战斗中大力开展政治攻势,充分发动群众,揭露、打击土匪和反动地主的破坏活动。在短短的40天中,歼灭土匪2000多名,为解放福建作出了贡献。

三、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领导风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建设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53年10月,龙飞虎担任了福建军区后勤部长。次年调军事学院培训3年。从1956年8月至1970年12月,龙飞虎担任了福州军区后勤部长长达14年之久。福州军区所处的战略地位、担负的使命任务及所处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后勤工作特殊的艰巨性。

一是对台军事斗争长期尖锐复杂,涉及国家政治外交大局,战备任务繁重。二是1957年以前福建不通铁路、46个县城不通公路,交通闭塞,运输困难。三是处于亚热带地区,防疫、防潮、防洪、防暑、防台风成为重要任务。四是由单一陆军后勤向合成军队后勤转变,技术性强,业务复杂,人才缺乏,点多线长,基础设施薄弱等。在军区和后勤党委领导下,在福建、江西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援下,龙飞虎与指战员们一起,艰苦创业、勇于开拓,为对台军事斗争和后勤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着眼使命任务和特点规律,善于抓主要矛盾。坚持以战备保障为中心,完善了后勤保障领导管理、供应体制和规章制度。全面展开后方基地建设,形成总医院、驻军医院、野战医院和疗养院的医疗体系,使军械、油料、军需以及药材、运材、营建材料、物资和兵种仓库基本配套。扩建、新建了汽车部队和海上运输部队,制定《海岛建设五年规划》,开展大规模的国防工程建设,提高了后勤保障效益。

从1954年9月至1978年12月,福建前线炮兵部队先后对金门蒋军进行了数百次炮击,隔海炮战成为以军事斗争达到政治和外交目的的一种特殊作战形式。在“八.一三”炮战中,龙飞虎组织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在参战部队、支前群众共同努力下,共前送弹药、物质、器材20多万吨,保证了作战任务的完成。

坚持面向连队,面向基层,为部队服务,为战备服务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先前方后后方,先连队后机关,先海岛后内陆”的保障原则。1965年7月,龙飞虎率领工作组到某团蹲点调研,召开了由全军区团以上单位后勤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听取经验介绍、现场观摩见学,对推动后勤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始终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抓好后勤工作。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龙飞虎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建议把部队节省的3000万元人民币上缴给总部,捐献给全国人民急用。军区党委一致同意,将节余的经费上交,受到军委首长的赞扬。龙飞虎还提出全区部队开展以节约粮食为中心的勤俭节约活动。据1960年军区后勤部第三季度统计,全区部队共节约粮食22万公斤,实行定额包干和指标控制经费411万元,布票6万米,油料3280吨,部队所需猪肉自给率达74%,蔬菜自给率达61%;支援地方生猪7242头、蔬菜236万公斤,有效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减轻了人民负担。

积极组织部队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抢险救灾。福建大中型水库建设部队都投入了大批人力物力,修建福州“八一”水库投入9.5万个劳动日,挖运土石及物质29万立方米。1958年,抽调11个团和167辆汽车支援闽赣两省钢铁基地建设,三明钢铁厂9个月就完成了基建任务。1959年夏,闽南地区遭受强台风和特大洪水袭击,部队出动2万多人次、车辆1000多台次、舰艇船130多艘次、抢救转移群众1.4万人,抢修海堤17处、房屋1000多间。上世纪60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初,部队派出医疗队1248个,为群众治病420多万人次。

四、严格自律、清正廉洁的高风亮节

忠诚使命,勇于担当。在党的培养教育和领袖的关怀下,龙飞虎从一名红军战士成长为优秀的高级指挥员。无论是做军事、政治、后勤工作,还是在前线、在后方、在国统区、在根据地,在领袖身边或单独执行任务,他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服从革命需要。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他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提出下部队。当时他已是旅级干部,有关领导要按原职安排,他坚持到一线部队锻炼,这种不计名利、不怕牺牲的精神令人钦佩。

敬业奉献,励精图治。新中国成立后,龙飞虎始终保持了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虎将雄风不减。他勤奋学习,忘我工作,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从闽北山区剿匪到指挥重大军事保障行动,从深入高山海岛蹲点调研到组织大型国防工程建设实施,闽赣两省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他辛勤的血汗。1970年,龙飞虎担任“二一四”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兼政委。因“文革”影响,工程陷于瘫痪。他狠抓各级组织整顿和指挥部机关建设,组织制订施工计划,召开动员大会,集中力量组织了三次大会战,取得了工程建设的阶段性胜利。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龙飞虎将军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政策纪律,他长期战斗在后勤战线上,无论是担任军区后勤部长,还是担任军区副司令员分管后勤工作,都始终廉洁自律。20世纪50年代末,有人提出要为军区领导每家配一块地毯,地毯是高档品,每块价值数千元,龙飞虎认为这不符合规定,说服大家使之放弃了打算。70年代初,冰箱还是奢侈品,当时有同志提出,由公家统一购买配发给军区领导,但龙飞虎认为国家还很困难、部队经费紧张,这项开支是违规的,说服了有关同志。他对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始终保持了党和人民军的政治本色。

心系人民,关怀老区。1983年2月28至3月6日,龙飞虎满怀着对革命老区的深厚感情,重返井冈山、永新调研。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探访故乡的父老乡亲,他看到了家乡面貌的可喜变化,但最让他牵挂的是,怎样进一步解决温饱问题,让老区尽快脱贫。为此,他给江西省委写了一份情况报告,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建议,体现了他鞠躬尽瘁、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纪念是为了传承,传承是最好的纪念。上个世纪以来,无数革命先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投身于伟大的革命洪流中,他们的人生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铭刻着历史前进的烙印,闪耀着时代变革的辉煌,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这正是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和骄傲!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代表了一个时代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品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辐射力和生命力,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参考书目:《百年龙飞虎》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编 龙剑辉主编 新华书局 2017年版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