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金融数据出炉 支持实体经济“稳”又“实”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4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金融总量增长既“稳”又“实”,广义货币M2增长明显提速,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高水平。
M2增长提速 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有所抬升
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约325万亿元,同比增长8.0%,保持较高水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约424万亿元,同比增长8.7%,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有所抬升,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
专家表示,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是最主要的拉动因素。
专家表示,今年财政支持力度大、发债节奏快,支持扩内需、宽信用,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有力支撑。
信贷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数据显示,1到4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信贷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专家表示,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仍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贷款支持力度实际上比统计数据还要更高。
与此同时,融资成本继续保持历史低位水平。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比上月低约4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
4月信贷结构改善 支持经济结构转型
数据显示,4月,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1.9%,8.5%,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信贷结构持续改善,支持经济结构转型。
数据显示,我国信贷增量的投向明显改变,带动信贷存量结构也趋于优化。
从企业和居民角度看,从2021年年初至今,企业贷款占比由约63%升至约68%,居民贷款占比相应由37%左右降至32%左右。一升一降的背后,表明信贷资金更多投向了实体企业,居民融资需求下降也与买房投资等更趋理性有关。
分企业类型看,从2021年年初至今,小微企业占全部企业贷款比重由31%左右升至38%左右,大中型企业贷款占比由69%左右降至62%左右。
此外,从行业投向看,2021年年初至今,在全部中长期贷款中,制造业占比由5.1%升至9.3%左右,消费类行业占比由9.6%升至11.2%左右,而传统的房地产和建筑业占比则由15.9%降至13%左右。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领域,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培训等重点服务消费行业的金融支持,相关行业的贷款占比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