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战火熄而乱未止——刚果(金)东部边境城市见闻
初入刚果(金)北基伍省首府戈马,远处的尼拉贡戈火山在厚重云层下若隐若现,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烟尘混合的淡淡焦灼气息。今年1月底,这座东部重要边境城市被反政府武装组织“M23运动”控制,自2012年后再次陷落于反政府武装之手。
5月11日,在刚果(金)东部小镇萨凯,几名儿童在因冲突损毁的房屋下玩耍。新华社记者 郑扬子 摄
戈马陷落被视为该地区十多年来最严重的安全危机。在“M23运动”与政府军激战期间,戈马市内炮火连天,机场、电台以及边境口岸等区域沦为主战场。刚果(金)政府2月称,戈马市的冲突已造成8500多人死亡、5500多人受伤。
如今,战火虽然熄灭,但战乱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曾经人声鼎沸的商业街,如今大半商铺门窗紧闭;银行系统几近瘫痪,现金流紧张让日常交易愈发困难;夜间盗抢事件激增。在政府机构撤离后,“M23运动”在占领区设立检查站、征收“关税”和“通行费”。
“宛如回到2012年的梦魇。”一名居民告诉记者。当时,“M23运动”曾短暂占领戈马,后在国际压力下撤出。然而这一次,不少人担心局势更为严峻。
这是5月5日在刚果(金)东部北基伍省戈马市拍摄的市中心街道和远处的机场塔台。新华社记者 郑扬子 摄
“M23运动”攻入戈马后,曾宣布从2月4日起实施人道主义停火。但“M23运动”并未真正停止进攻,仍在多条战线持续推进,特别是在北基伍省和南基伍省等重点区域建立了多个前沿阵地。“M23运动”所属的政治军事联盟“刚果河联盟”领导人科尔内耶·南加多次公开宣称,将“解放全国”直至首都金沙萨。
戈马冲突的余波很快演变成人道主义灾难。据国际移民组织统计,2025年1月起,北基伍和南基伍新增流离失所者超120万人。不少人逃入戈马及周边地区躲避战火。“M23运动”2月初向戈马以西布伦戈和卢沙加拉等营地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十余万避难者在72小时内撤离。
这是5月11日在刚果(金)东部小镇萨凯周边地区拍摄的因冲突严重损毁的学校。新华社记者 郑扬子 摄
然而对于被迫踏上返乡之路的很多避难者来说,“回家”却是另一种流离。许多人抵达故土后发现:村镇满目疮痍,不少房屋在战火中被夷为平地,田地荒芜,道路桥梁损毁殆尽。
“我失去了所有家人,家乡的农田也被毁了。”50岁的妇女雅纳如今栖身在废弃的公共浴室铁皮屋内。记者遇见她时,她正在路边稀疏的草丛里寻找马齿苋充饥。“我没力气干活挣钱。”雅纳说。
这是5月11日在刚果(金)东部小镇萨凯周边地区的一处农田拍摄的尚未被处理的哑弹。该区域目前有多枚冲突中遗留的炮弹未被妥善处理。新华社记者郑扬子 摄
在戈马以西约27公里处,有一个名叫萨凯的小镇。这里曾是戈马的屏障,被视为“最后一道防线”。“M23运动”长驱直入北基伍省腹地时,萨凯爆发了激烈争夺战。如今,这里残破的街道仍笼罩着战乱的阴影。
5月6日,在刚果(金)东部北基伍省戈马市郊,雅纳站在她居住的废弃公共浴室铁皮屋前。新华社记者 郑扬子 摄
在萨凯郊外的一处芭蕉地,一枚尚未引爆的重型炮弹静卧在田埂边,周围竖起警示标识等待排爆人员处理。当地村民卡布亚说,类似的未爆弹药在萨凯周边至少发现了十余处,不少人因误触炮弹而身亡。
戈马西郊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支持的恩多绍医院是戈马市唯一一家接收冲突伤员的医疗机构。曾身处全球多个冲突地区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人员杜尔说:“刚果(金)东部的冲突周而复始,令医院工作陷入持续的紧张与高度不确定之中。”
5月6日,在刚果(金)东部北基伍省戈马市郊,雅纳在路边的草丛里寻找马齿苋充饥。新华社记者 郑扬子 摄
“我出生在战火中,在战火中长大。现在,我的孩子也不得不面对同样的命运。”新华社报道员扎内姆·内蒂·扎伊迪说。(报道员:阿兰·乌亚卡尼、扎内姆·内蒂·扎伊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