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焦点新闻

2025年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发布 上海表现亮眼

    上海热线讯:今天(520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钟杨教授团队发布了《2025年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针对全国35个主要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全国整体满意度较高,近75%的受访者给出了积极评价。上海表现尤为突出,在基本公共服务整体满意度中排名第三(并列),多项指标位列第一,成为超大城市治理的标杆。

    此次调查由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完成,于20253月至4月进行,通过线上分层随机抽样方式获取3500个有效样本,覆盖35个城市,样本结构与当地人口分布基本一致。评价体系包括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工作效能两个维度,共涵盖近20项具体指标。

    调查显示,民众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普遍较高,尤其是在社会治安、中小学教育、数字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等领域,74.14%的受访者给予了8分及以上的评价。具体来看,8分以上的评价比例超过70%的议题包括:社会治安(75.71%)、中小学教育74.03%)、城市的数字化服务71.03%)、基础设施建设(70.94%)、社会保障70.17%);这反映了近年来城市治理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和优化上的显著成果。

    另外几个议题受访者给出8分以上的评价比例略低于70%休闲娱乐设施建设69.60%)、环境保护69.49%)、政府的电子政务服务68.29%)、公共交通68.09%)、公立医院服务66.83%)。

    值得一提的是,93.26%的受访者对基本公共服务未来预期持乐观态度,这显示出公众对人民城市治理理念的高度认同。

    政府工作效能方面,满意度提升显著,多个指标中超过75%的受访者给予正面评价。例如,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情况”“公职人员服务态度公共政策对公民意见的吸纳程度等关键领域表现优异。同时,78.63%的受访者对所在城市政府表达了信任,进一步凸显了政府效能的提升和公信力的增强。

    作为超大城市治理的代表,上海在多个维度表现亮眼。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上海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公立医院服务和中小学教育等指标上均排名第一;政府工作效能方面,上海在公职人员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公共信息获取、政策公众参与等六项指标中同样位居榜首。

    尽管整体满意度较高,调查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报告指出,硬性资源供给与软性人文关怀的平衡仍需加强。近年来,尽管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得到丰富,但如何更好融入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价值理念仍是挑战。此外,区域间发展失衡问题依然突出,各城市间公共服务满意度差异较大,反映出发展不平衡的长期困局。报告建议各地政府结合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精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此次报告不仅能展现中国城市公共服务的整体进步,也能为各地在持续优化服务、提升治理能力方面提供参考。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