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推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落地落细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22日发布5件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聚焦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落地落细。

  为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强化系统思维,注重涉未成年人案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促进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协同增效。在李某故意伤害及相关探望权纠纷案中,由熟悉未成年人审判的法官组成审判团队,一体推进犯罪惩治、探望权行使和抚养费执行等关联案件,通过协同开展多项审判延伸工作,有效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在王某猥亵儿童及相关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中,人民法院在依法严惩犯罪的基础上,尊重未成年人意愿,在相关民事审判中依法判决撤销监护人资格,并落实司法救助措施,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和帮扶工作,全面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人民法院在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深化与公安、检察、司法行政、教育、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联动协同。在陈某遗弃及相关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医疗合同纠纷案中,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民政局、卫健委等通过联席会议、信息互通协同机制,及时化解未成年人的监护困境。

  据统计,目前全国法院实行综合审判的少年法庭有900余个,约占少年法庭总数的三分之一。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冯家顺、罗沙 责任编辑:姚卫斌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