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防范暑期儿童溺水 这些高危场景要避开!

  当下正值暑期,儿童溺水时有发生。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发生?有哪些认知盲区?遇到儿童溺水怎么办?这些知识家长一定要知道。

  “真实的溺水并不像影视剧中‘使劲扑腾、大声呼救’,而是无声且快速的。”宁夏银川市宁安南街消防救援站站长田伟健介绍,儿童可能因呛水、惊慌等原因,无法发出明显求救信号,更需要家长提高警惕。“当发现儿童在水中保持目光呆滞看向前方、头上扬嘴微张的姿势时,很有可能是溺水了。”

  哪些场景易发生溺水?

  首先,江河、水塘、水库等野外水域是儿童溺水“重灾区”。田伟健介绍,这些地方水情复杂,可能有暗流、漩涡,且岸边湿滑,位置偏僻,意外发生后难以及时救援。家长绝不能让儿童独自前往,即便陪同,也要选绝对安全的区域。

  专业人士提醒,小区景观池、工地深水洼也暗藏危险。这些地方无人看管,周边可能有杂物,且地面湿滑,儿童易失足落水,难以被及时发现。家长要告诫儿童远离这些区域,陪同出行时也要留意孩子活动范围。

  对于公共泳池和水上乐园,田伟健表示:“这些地方相对安全,但儿童多易出现监管漏洞。”儿童抽筋或过度打闹,都可能呛水和引发溺水。家长必须时刻关注,确保儿童在视线内,还要提前教育孩子遵守规则,不做危险动作。

  “塑料充气的水上玩具、普通游泳圈不是专业漂浮装备,只能起辅助作用。水流变化或儿童动作不当,都可能导致这些工具翻转、脱离控制。”田伟健说,建议家长在儿童戏水时,给儿童配备专业救生衣。

  对于5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家中的蓄水容器,如浴盆、水桶、洗衣机等,都可能导致其溺水。“绝不能将低龄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里,或让儿童独自待在开放性水源边。”田伟健说。

  专业人士表示,预防儿童溺水,除了需要家长提高警惕、加强监护之外,还需要学校和社会对儿童加强防溺水教育。

  一方面,要加强儿童预防意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

  另一方面,可提前教会儿童一些自救方法。例如在水中当手指抽筋时,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呛水时,应尽量踩水,将头露出水面,减少再度被水呛到。

  “还要教育儿童不要盲目下水施救溺水者,如果遇到落水者,可以就近寻找救援或拨打电话报警,若情况紧急,一定要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使用长杆、漂浮物等工具实施救援,同时趴在地上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田伟健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宋红、马丽娟、唐紫宸 责任编辑:姚卫斌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