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复兴岛寻求新打开方式 全球设计大赛吸收最有趣创意并为其创造现实可能 让规划不留遗憾

    

    试想一幅这样的生活场景:你想去商场,出门“打的”来的是一台eVOT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戴上智能眼镜点外卖,和虚拟人物聊着天,无人机就把饭菜送来了;马路边还有“赛博”驿站,网约车司机用手机预约,驿站的光伏板墙面自动升起张开,既遮阳又充电。

    曾以为是只能在科幻片中存在的元素,未来都有可能实现。8月3日,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进入复赛阶段,全球600多份创意在复兴岛集聚、碰撞,期待优秀设计落地。

    随着赛事等一系列活动的导入,复兴岛这座沉睡多年的“留白岛”正在复苏。记者从主办方上海市规划资源局获悉,复兴岛正在以有机更新为路径,谋划长周期、渐进式的转型发展,塑造成为具有全球显示度和科创味道的“未来岛”。

    复兴岛目前约有30万平方米的存量工业厂房和场地资源,工业遗存和现代船坞并存,地貌丰富。记者了解到,复兴岛将借助有机更新,培育科创功能,形成开放岛屿氛围。

    “青年创业人群迫切需要低成本的空间载体来支撑起步与成长。我们计划在复兴岛通过更新提供相适配的空间,但只有空间还不够,更关键的是要让这里成为能真正滋养创新、激发活力的土壤,让低成本的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上海市规划资源局详规处处长周建非说。

    实现这个目标,空间需要一种甚至多种“正确的打开方式”。2024年,复兴岛全域成为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建设的试点,今年3月,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启动,围绕未来城市治理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不设条件,面向全球征集创意思路。

    大赛吸引了全球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人报名。连“10后”和老年人都加入其中,参赛选手年龄从15岁到84岁,提交了600多份方案。“我们希望找到最丰富最有趣的创意并为其创造现实的可能,使岛的规划不留遗憾。”周建非说。

    上周末,北京筑上一品联合创始人李俊鹏特地赶到上海复兴岛参加比赛。他带来了以“山海经”为创作主题的元宇宙战略规划,让评委们眼前一亮。

    “山海经体现东方美学,拥有丰富的人物和地理场景,很适合植入成为元宇宙中城市的场景,让人和物从静态关联转变成动态交互。”李俊鹏说,人可以在虚拟城市里,一边购物,一边和山海经中的奇幻角色聊天。

    15岁的上海科技大学附属学校学生汤木森带来的步行发电路径、智能感应雨伞、扫码认领微农场、雾化凉感驿站,希望通过优化城市设施设计实现儿童友好。

    复兴岛全球设计大赛主动“拆掉”所有围墙,不限背景,不设框架,吸收来自全球各行各业的颠覆性创意。这也呼应了复兴岛本身“数字智能岛、设计艺术岛、人民城市岛”的定位,成为面向未来的实验场。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