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研究借助恐龙牙齿化石解析中生代大气成分

  德国一个研究团队日前发表研究说,他们通过分析恐龙牙齿化石中的氧同位素,对中生代时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了更深入了解,有助分析长久以来地球大气变化过程。相关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哥廷根大学等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了这项研究。团队对来自北美、非洲和欧洲出土的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晚期恐龙牙齿化石中的牙釉质进行了分析。牙釉质是最稳定的生物材料之一,记录了恐龙呼吸时吸入的三种天然氧同位素。空气中氧同位素的比例受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共同影响。正因如此,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这些同位素信息,推测中生代时期的气候状况和植被特征。

  基于这一思路,研究团队开发出以陆生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的气候重建方法,这一成果被认为是古气候学研究的一项突破。结果显示,在约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工业化前水平的4倍。所谓“工业化前”是指人类活动尚未向大气中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时期。而在大约7300万年至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这一浓度约为工业化前水平的3倍。

  研究人员表示,相关成果为研究人员利用化石牙釉质研究早期地球大气成分及植物生产力水平提供了新的可能,对理解气候的长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褚怡 责任编辑:姚卫斌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