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科技赋能水上观光 激活水上旅游消费新活力

  全国各地水上观光经济的持续升温,也让造船企业迎来了生产旺季。在船舶生产基地湖南沅江,旅游观光船的订单量显著增加,当地多家船厂纷纷开足马力赶工。

  在湖南沅江的一家船舶企业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10多艘旅游观光船正在同步进行生产,企业所有产线满负荷运转。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半年订单额已超过去年全年,生产计划已排到11月。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不少景区加快用新能源船替代传统燃油船,带动新能源船舶订单量显著增加。新能源的船舶在使用过程中噪音低,振动小,不仅符合环保需求,也能够更好地提高游客的乘坐体验。

  数据显示,今年1—7月沅江船舶制造业集群实现产值81.19亿元,同比增长15.3%。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暑期水上观光和夜游热度带动了船舶新增与更新换代;与此同时,来自海外的订单也同样呈增长趋势。今年,当地还新增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订单。

  科技赋能水上观光 游船产业加快升级

  水上观光游船不仅产销两旺,产品也在不断创新。记者走访发现,从沉浸式夜游船到无人驾驶智能船,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正融入游船运营,观光游船产业正在加快升级。

  在湖南怀化,一场大型沉浸式游船演艺正在试演,将于9月正式对外开放。为打造这一夜游项目,景区购置了4艘智能、多功能游船。船体外观采用高铁造型,客舱为全景玻璃设计。船内结合投影和互动装置,营造沉浸式视听效果,当船舱开启,观众还可以和两岸的场景演艺实时互动。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也在加快引入无人驾驶智能游船。这类船舶配备激光雷达和多类传感器,不仅能够自主航行、自主避障、精准靠泊,还能根据客流情况自动调度运行。

  业内人士介绍,当前,观光游船产业正在加快升级,市场对更大运力、更高舒适度以及更多复合功能的船型需求明显增加。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持续推进交旅融合,提出将加快航道和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更多水上观光品牌,激活水上旅游消费新活力。截至目前,共打造36条国内“水上黄金旅游线”,包括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特色文化、沿海观光等类型。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央视网 作者: 责任编辑:姚卫斌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