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住宿掀开枕头发现四五只床虱(臭虫)?这类害虫要警惕
央视网消息(记者/卢洋 剪辑/杨绎霏编辑/阚纯裕):“酒店床单里发现了虫子,吓得一夜不敢睡。”最近,有网友发帖表示自己出门坐火车、住酒店时,身上被咬了一串红肿、发痒的包,还有人在床垫缝隙里发现了棕褐色的小虫子,后来确认是床虱。据了解,床虱也叫壁虱,因爬过的地方会留下难闻的臭味,又名臭虫。它们以吸食人和其他温血动物的血液为生,成虫约5—7毫米,就像苹果籽般大小。吸过血后,它们扁平、卵圆形的身体就会变成红褐色、圆鼓鼓的。外出旅行,酒店、火车的床还能安心睡吗?万一被臭虫叮咬,又该怎么处理?为解答更多有关臭虫(床虱)的疑问,央视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的周小洁博士。
央视网记者:一旦家里出现了臭虫,大家会觉得非常棘手。这和臭虫的哪些生物学特性有关?
周小洁博士:臭虫之所以难控制,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隐蔽性强。臭虫体形小,喜欢藏匿在床板、沙发缝隙、插座背后、壁纸起皮处等难以清理、易被忽视的角落里。第二,繁殖力强。雌虫每个繁殖季节产卵200多枚,一年繁殖3代甚至3代以上。臭虫分布在世界各地,昼伏夜出。它能持续产卵,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容易“几世同堂”,密度上升快。第三,耐饥饿。在没有吸食人类血源的情况下,臭虫可存活一个月甚至更久,增加了根除难度。第四,耐药性。长期使用杀虫剂可能导致臭虫产生耐药性,影响防治效果。
随着人口流动频繁、经济活动增多,臭虫通过人员、物品流动传播的机会大大增加。近年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网络显示,臭虫的报告案例在数量和分布范围上均呈上升趋势。此外,臭虫的传播也是无国界的,包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以及我国沿海和口岸城市,都出现了臭虫再发生猖獗的迹象。。
央视网记者:臭虫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是否会通过行李、衣物或二手家具带入家中?
周小洁博士:是的,臭虫的扩散几乎完全依赖人类活动。它本身是爬行类昆虫,扩散能力有限,主要通过人和物品被动传播,仅在小范围室内区域发生主动扩散。常见传播途径包括国际或城际旅行、物流与搬家、二手家具(如床垫、沙发)流通、入住卫生条件不佳的场所等。臭虫及其虫卵可藏匿在行李箱、衣物、寝具以及家具的缝隙中,随人员、物品流动被动扩散。通常,工地、工厂、学校等的集体宿舍、宾馆旅社等人流密集、人员更替频繁的场所,是臭虫高发区。
臭虫的卵、若虫、成虫都可能被携带、传播。臭虫的卵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附着在织物、家具缝隙中,臭虫的若虫和成虫也会藏在床垫、沙发、行李箱的缝隙里,随交通工具或搬家而传播。因此,无论是购买二手家具、搬家,还是外出旅行,都有可能将臭虫或其虫卵带回家中。
央视网记者:如果家中发现臭虫,应该如何处理?是否必须扔掉附着臭虫的床垫、衣柜和衣物等物品?
周小洁博士:臭虫作为一种吸血类的昆虫,主要依赖人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和热量定位目标。如果没有这些引诱源,它就会藏匿起来、等待宿主目标出现。因此,臭虫更喜欢藏匿在靠近人们休息区域的地方,如床头、床垫、沙发等,便于夜间再出来吸血。
一旦发现家中有臭虫,应首先检查以上这些重点区域,明确栖息藏匿点位。全面防制往往需要进行2到3次甚至更多次,才能彻底根除虫源,单次处理很难奏效。臭虫防制的重点区域包括床架、床垫缝隙、沙发缝隙、插座背后、壁纸起皮处、窗帘等隐蔽角落。至于衣物和家具是否需要处理,关键要看其与床铺的距离。如果衣柜离床较远,臭虫爬行不便,传播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检查衣柜内部衣物与缝隙以及背面与底部。
衣物和衣柜不必一刀切地全部扔掉,这样做不仅经济损失大,随意丢弃还可能造成臭虫的二次传播。建议将衣物用密封袋收纳,形成臭虫缺氧的环境,或通过高温清洗、干洗、蒸汽熨烫、放入冰箱冷冻(-20℃以下)等方式处理;床垫若污染严重且价值不高,可考虑更换,但应妥善处理旧床垫,避免成为新的传播源。
央视网记者:在太阳下暴晒能杀死臭虫吗?
周小洁博士:暴晒有一定效果,但不能保证杀死所有臭虫。在太阳下暴晒可能导致臭虫因高温脱水死亡,但如果衣物或床品未固定,臭虫可能在暴晒过程中逃逸,造成二次传播。因此,暴晒时需注意防止虫体掉落爬走,最好结合高温清洗或蒸汽熨烫处理。
央视网记者:臭虫叮咬会传播疾病吗?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周小洁博士:目前科学研究没有证据表明臭虫能像蚊子传播疟疾或登革热那样通过吸血传播疾病。但臭虫叮咬会造成皮肤损伤、过敏反应、瘙痒、红肿,甚至引发皮肤炎症或继发感染。这种感染通常是因抓挠导致皮肤破损后未及时清洁护理所致,并非臭虫本身传播疾病。
央视网记者:在外住宿,如何避免将臭虫携带回家?
周小洁博士:臭虫的爪子上没有吸盘,所以喜欢在床单、织物、纤维的附近移动。建议入住时就要检查床头、床垫、床单是否有虫体或血迹;回家以后避免将在外住宿时所穿衣物直接放在床上或地毯上,要先对行李箱、衣物进行检查。当然,出现臭虫属于个别现象,并不代表整体住宿环境不安全。消费者出行优先选择卫生管理规范的酒店时可以不用恐慌。
如果酒店、火车床铺等公共场所一旦发现臭虫,必须尽早、彻底处理,越早干预,防治成本越低。这些区域要建立日常检查机制:培训保洁与管理人员识别臭虫,将其纳入日常清洁检查流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一旦发现一两只,要尽快确定受污染区域,防止进一步扩散。由专业人员排查臭虫藏匿点,使用高温蒸汽(100℃以上)处理床垫、织物、缝隙等,也可配合使用高效杀虫剂处理隐蔽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