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大漠小城迎交通“蝶变” 乡村振兴搭上“快车道”

  系列报道《砥砺奋进七十载天山南北谱华章》一起走进新疆和田地区的于田县。这里是库尔班·吐鲁木的家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就在这里代代相传。曾经漫长的岁月里,于田县沙路漫漫、车马迟缓;而近几年来,这里相继开通了机场、铁路和高速,告别大漠阻隔的旧时光。如今,这座小城又在发生着怎样的故事?一起来看。

  眼下正是新疆的旅游旺季,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里游人如织。便捷的交通大大缩短了于田与外界的距离,讲解员如克亚木是库尔班大叔的曾外孙女,不久前她受邀参加九三阅兵现场观礼,下午从县城乘飞机出发,当天晚上就到达了北京。她说:“于田到乌鲁木齐2个小时,乌鲁木齐到北京是4个小时。很激动,跨越两个世纪的人,我们的心情一样的。那时候,曾外祖父装了两大葫芦水,100多个馕。他就说,只要我的毛驴不倒下去,一直走,太阳升起的东方就能到达北京。”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人们出行要先坐驴车碾过尘土飞扬的土路,再坐汽车在戈壁上颠簸、再辗转换乘火车,新疆与北京的距离是需要时间与毅力才能跨越的鸿沟。

  如今,一切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于田万方机场通航,2022年和若铁路通车、高速公路贯通。现在这里有4趟列车每日穿行,8条航线连通疆内疆外,高速路网穿沙跨河、纵横延展。曾经支撑了漫漫旅途的馕也化作温热的印记,见证着戈壁变通途的奇迹。

  如克亚木·麦提赛地笑着说:“现在我要去北京根本不用带馕,有时候偶尔带个馕就是当礼物送给朋友。可以说,于田县的老百姓有很多出行选择,特别方便。”

  人们出行更方便,物流也在提速。于田玫瑰、核桃,红枣等农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曾经的盐碱地上也养起了海鲜水产。相关负责人介绍,苗种是从东部沿海地区空运过来的,最大程度保证苗种的鲜活度,等到养成之后再从高速快速运往西藏、青海等各市场。

  冷链车畅行田间地头,把沙漠里的鲜香送上百姓餐桌;高速公路出口直通工业园区,宽阔的柏油路将种植基地与全国市场紧密相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于田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央视网 作者:系列 责任编辑:顾铭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