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一个青果也不放过”,韧劲儿!小番茄“72变”闯出海外大市场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新疆是世界三大加工番茄核心区之一,番茄酱的出口量占到全国的70%。近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重点产区加大科技投入,精准匹配采收、加工等关键环节生产周期,有效提升了番茄酱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9月,正是番茄采收旺季。记者来到新疆焉耆县,近8万亩番茄地像是铺上巨幅红毯,现场机声隆隆,一派丰收景象。

  走近看,采收机、运输车配合默契,外面下着“番茄雨”,里面打起了“乒乓球”。种植户徐威振介绍,正在打“乒乓球”的这个装备叫色选仪。

  徐威振介绍,采收机里有一个专门的色选仪,用激光采收,它可以分辨出来是青果还是红果,不合格的它就弹掉。

  采访中,不断有新的采收机开到地头,记者登上其中一辆,找到了这个大家伙“肚子”里的小秘密。

  有了新设备帮忙,徐威振2025年包下了500亩番茄地。

  徐威振表示,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以前二三十亩地,采收可能要一个多星期,没有机械化,人工费比现在要多多了。

  从田间地头到番茄加工厂,青果越来越少、红果越来越多。进厂以后,还要经过机器和人工两次筛选,才能够选出可以生产果酱、果汁的纯纯的红果。这些被筛出来的青果有多少,还能有什么用处?

  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研发工程师王雪铭介绍,他们发现,未成熟番茄中含有六氢和八氢番茄红素,它相对于传统番茄红素而言,拥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以及额外的对抗日光损伤的活性,这使其在护肤品和保健品领域拥有更高的价值。

  “一个青果也不放过”。就是靠着这么一股子韧劲儿,7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研发创新,新疆的番茄产业已经从完全依靠人工种植,发展成为从育种、移栽到田间管理再到工厂、餐桌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加工番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20万亩,加工番茄产业链实现全程机械化。200余家加工企业生产的番茄酱、番茄汁、番茄红素、番茄籽油等深加工产品,市场已覆盖中亚、东南亚、中东、非洲、欧美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央视网 作者: 责任编辑:姚卫斌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