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防控人虎冲突,这里有了新办法!

  从东北林业大学获悉,黑龙江省正式建成首个人虎冲突智能监测预警平台,这套覆盖全省的智能化系统将首次实现对东北虎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全面掌握,为科学防控人虎冲突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和技术手段。

  黑龙江省拥有中国境内最大面积的东北虎栖息地,占全国东北虎栖息地面积的70%以上。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近五年,黑龙江省野生东北虎出现记录达400多次,共识别出至少38只东北虎个体。

  “过去我们靠人工巡查,现在靠技术赋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姜广顺介绍,新建成的智能监测预警平台通过165个标准化调查单元、8085台红外自动相机组成的监测网络,覆盖全省3.2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首次实现对东北虎、豹、黑熊、棕熊等13种森林大中型兽类的系统化监测和物种智能识别。

  “每只老虎的条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套系统能通过AI算法识别每只东北虎的独特花纹,如同识别虎脸一样。”姜广顺说。

  针对日益突出的人虎冲突问题,平台创新性地建立了三级预警防控体系,在黑龙江穆棱桦树河、东方红奇缘、迎春宝马山三个高风险村庄开展示范建设。该系统以村屯为核心,在周边5公里范围内划定三道防线,根据不同预警等级启动相应的监测、预警和处置措施。

  据介绍,平台整合了实时监测相机、智能无人机、气体驱离、激光驱离、超声驱离等多种技术手段,形成“监测-预警-驱离-救护”全流程防控体系。其中,支持4G和北斗双模通信的监测相机能够在极寒环境下稳定工作,确保信号传输不受地域限制。

  “这套系统不仅有助解决眼前的人虎冲突问题,更能为长期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姜广顺介绍,平台建设的快速直报系统使基层单位能够及时上报东北虎出现的信息,遗传样品送检及报告回传查看,大幅提升了数据收集和应用的效率。

  平台还具备数据可视化分析功能,能够生成野生动物时空分布的热力图,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直观参考。这些数据对于识别阻碍东北虎迁移扩散的关键环境因素、规划生态廊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项目团队介绍,平台将在现有三个示范村庄基础上,逐步扩大覆盖范围,计划在更多高风险区域推广实施。同时,项目团队将深入开展数据挖掘分析,重点研究东北虎跨境迁移规律和栖息地选择偏好,为生态廊道建设提供更精准的科学依据。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士英 责任编辑:顾铭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