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图片新闻

电视分辨率越高,观感越好吗

  在科技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不断被各种新概念所包围。从高清到4K,再到8K,电视厂商总是告诉我们,分辨率越高,体验越震撼。然而,当我们将顶级分辨率的电视搬回家,在寻常客厅里观看时,心底或许会闪过一丝疑问:不同分辨率的电视真的有区别吗?

  英国剑桥大学和Meta现实实验室的科学家称,人眼存在一个“分辨率极限”。这意味着人眼能识别的像素数量有限,超出极限的像素将成为视觉系统无法接收的冗余信息。

  传统上,我们依赖斯奈伦视力表,也就是体检时那个带有大小“E”字的图表来定义“标准视力”。基于此的视力标准认为,人眼能分辨的细节极限大约是60PPD。PPD,即“每度像素数”,是一个远比“屏幕有多少像素”更具实际意义的指标。它衡量的是在你的视野中,每一度的弧长能容纳多少个像素,直接回答了“从我坐的位置看过去,这块屏幕的画面到底有多细腻”这个实际问题。

  为了找到答案,科学家设计了一个精巧的实验。他们让参与者观看带有极细线条的灰度和彩色图案,并通过滑动屏幕来改变观看距离,从而精确测量出人眼在不同条件下的PPD极限。

  按照传统认知,人眼大约能分辨出60PPD,但实验结果与认知有所出入。对于黑白图像,平均分辨率可达94PPD;对于红绿相间的图案,数字降至89PPD;而对于黄紫相间的图案,极限则大幅骤降到53PPD。

  对此,科学家解释称,大脑实际上不擅长处理色彩细节。眼睛只是普通传感器,全靠大脑进行后期处理,构建出它认为应该看到的世界。

  这对消费者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在典型的客厅场景中,假设你坐在2.5米外看一台44英寸的4K或8K分辨率电视,在观感上并不会比同尺寸的2K分辨率电视有显著提升。也就是说,人眼几乎看不出区别。与此同时,更高分辨率不仅成本更高,还会消耗更多电能和处理能力。

  这一研究的深远影响在于,为显示行业指明了方向:与其盲目追逐更高的像素参数,不如让技术更智能地匹配人类视觉特性。

  下次,当你站在琳琅满目的电视机前时,或许可以更从容一些。科学告诉我们,极致的视觉体验,不在于屏幕拥有多少万像素,而在于它是否完美适应了你那双独一无二的眼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佳欣 责任编辑:姚卫斌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