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乌克兰原则同意和平协议 特朗普将派特使赴莫斯科

原标题:乌克兰原则同意和平协议 特朗普将派特使赴莫斯科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美国多家媒体25日援引相关官员表态报道,乌克兰已原则同意美国提出的和平协议,但仍有一些条款需要讨论。美国总统特朗普25日宣布,他将派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与俄总统普京会面,以期敲定旨在结束乌克兰危机的和平方案。

  11月23日,在瑞士日内瓦美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驻地,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右)在记者会上发言。针对美方就结束俄乌冲突提出的28点新计划,美国、乌克兰、欧盟及英法德三国代表23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乌克兰原则同意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5日援引一名美方官员的话说,乌克兰已同意这项和平协议,“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解决,但他们已经同意和平协议”。

  乌克兰代表团核心成员——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乌梅罗夫2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乌美两国代表团已就日前在日内瓦讨论的和平协议核心条款达成共识。乌方期待乌总统泽连斯基能在11月尽早访美,以完成最后步骤并与特朗普达成协议。

  另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率领的美国代表团25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同俄罗斯代表团举行会谈,讨论美方提出的最新和平协议。

  美国媒体20日披露了特朗普政府起草的结束乌克兰危机28点新计划的完整内容,其中要点包括俄罗斯与乌克兰和欧洲缔结互不侵犯协议,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等。美国和乌克兰代表23日在瑞士日内瓦就28点新计划举行会谈。据多家美国媒体24日报道,美乌在会谈中将28点新计划修改并缩减为19点,一些关键、更具争议的内容将留待美乌两国总统决定。

  特朗普:和平协议已“微调”

  特朗普25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美方起草的28点新计划已经“微调”,目前仅剩少数分歧点。德里斯科尔也将与乌克兰方面会面。他期待尽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普京会晤,但前提是“结束这场战争的协议”已经最终达成或进入最后阶段。

  11月1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返回白宫。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并不急于催促美国就乌克兰问题进行谈判,但希望美方告知其与乌克兰和欧洲磋商的结果。

  拉夫罗夫说,俄方多次与美方沟通并重申愿遵守俄美元首阿拉斯加会晤达成的共识。美方提出28点新计划表明其也有意愿遵守上述共识,但俄方不清楚美方能否坚持上述共识并抵制“任何试图偏离正确道路的企图”。

  拉夫罗夫表示,俄美之间有长期有效的沟通渠道,俄方赞赏美国积极推动乌克兰问题解决的立场。目前俄方已获悉28点新计划的内容,但尚未收到媒体猜测的其他版本。

  他说,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倾向于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他批评欧洲不断“泄密”的行为,认为最终协议达成之前不应泄露任何信息。“欧洲方面不断泄密、猜测和散布谣言的目的是为了破坏特朗普的倡议。”拉夫罗夫说。

  11月14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市第聂伯区,当地居民站在遭受空袭损毁的房屋前。新华社记者李东旭摄

  马克龙:部分内容仍需完善

  法国媒体25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表示,特朗普提出的俄乌和平计划“方向正确”,但部分内容仍需“讨论、谈判、完善”。

  法国RTL电台当天播发马克龙出访非洲国家期间接受该媒体的专访。马克龙指出,乌克兰和欧洲不应全盘接受美国方案,乌克兰是否让步以及作出何种让步,应由乌克兰自主决定。俄罗斯在欧冻结资产如何处置,应由欧洲自主决定。

  马克龙称,未来俄乌停火并就领土等问题达成一致后,法国拟向乌克兰派兵,与英国、土耳其等国军队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乌克兰安全的首要保障仍是乌克兰军队”。

  25日下午,由法英牵头、30多个国家组成的支持乌克兰“志愿联盟”举行视频会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参加了这场视频会议。

  马克龙表示,法国和英国即将牵头成立一个工作组,协调未来俄罗斯与乌克兰停火后向乌方提供安全保障事宜,美国将参与其中。该工作组将明确有意对乌提供安全保障的各方具体承担哪些工作。其中,土耳其将主要承担海上防御方面的工作。

  马克龙还说,法国将同其他欧盟国家制定一项方案,用俄罗斯遭冻结海外资产为乌克兰提供财政支持。

  他呼吁“继续施压”以迫使俄罗斯同意谈判,并呼吁在停火后建设“强有力”且“不受限制”的乌克兰军队,以威慑俄罗斯。美国上周就结束乌克兰危机提出28点新计划后,欧洲国家提出“反建议”,内容包括反对限制乌克兰军队规模。(记者:黄强、徐剑梅、李东旭、赵冰、乔本孝)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黄强、徐剑梅、李东旭、赵冰、乔本孝 责任编辑:顾铭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