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对护理员呼来喝去
她们有专业也有经验,做的都是那些子女应该做的事情。
廖怀秀坐在窗边,轻轻吹着碗里的菜粥,“阿婆尝一口,不烫了。”老人注视着廖怀秀,不自觉地张开了嘴。一勺一勺温柔地递送,老人心满意足地吃下了一整碗粥。
45岁的廖怀秀是陈娟英敬老院的护理组长,别看现在的她脚下生风、干活麻利,“老宝贝”们个个被她哄得服服帖帖,20年前,她刚来敬老院时却是截然不同的一番场景。
廖怀秀至今都记得,刚来的那一周,她睡不着也吃不下。“几次夜里把枕头都哭湿了,吃喝拉撒睡样样都要亲手伺候,就算是自己的父母都不曾这样服侍过。”
一边是委屈,另一边老人和家属的失态又让廖怀秀感到害怕。“老人不肯走路,我只是想顺手拉他一把,他便扬起手重重打在我的脸上。”捂着红肿的脸,廖怀秀的眼泪直打转,“阿叔你为什么打我啊?”“让你再赶我走,打的就是你!”除了忍受,没有别的办法。家属来探望老人,觉得老人身体状况变差了,就将怨气全都撒在护理员身上。有的是言语上的肆意责骂与羞辱,有的则上升到肢体上的冲突。
“几乎身边每个姐妹都遇到过被打、被抓,甚至被咬的情况。当她们哭着来找我诉苦时,我会告诉她们不要有怨气,老人绝不是故意的,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家属心里也有苦楚,你们要多理解他们一点。”
“很多人认为护士是高尚的职业,而护理员就是干脏活累活的。”在曹慧敏看来,这是人们长期以来的刻板印象。事实上,养老护理员所需要的专业性,甚至不亚于医院护士。老年人噎食、呛食了,需要护理人员捶背、抠食;从饭量、大小便的情况,护理员可推断老人的身体状况;心脏病发作时,最基本的抢救措施他们烂熟于心;瘫痪的老人要如何抱起,从床上挪到轮椅上的简单动作也大有讲究。随着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趋专业化、多元化,除了生活护理技能必须过硬,心理慰藉、寓教于乐、帮助老年人融入社会等,也逐渐成为养老护理人员所要掌握的“必修课”。
“请不要对护理员呼来喝去,她们有专业,也有经验,做的都是那些子女应该做的事。”曹慧敏的神情严肃而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