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恶劣,被称“滚地龙”
解放前,蕃瓜弄虽有“吉祥”的名字,但那时在此的居民生活条件却甚为恶劣,境遇也极为悲惨。居民的住处多以几根竹片曲成半圆形,两端插地,破席烂铁皮之类覆盖其上,围其两侧,宽长数尺,高仅及成人胸部,出入低头弯腰,里面阴暗潮湿,俗称“滚地龙”。人称“蕃瓜弄是阴沟洞,走路一步三鞠躬,不如猪猡棚”。
解放前,蕃瓜弄有总弄4条,支弄25条,草棚搭建杂乱无章,通道狭窄,78条臭水沟遍布其间,粪便垃圾俯首即是,蚊蝇密布,臭气熏天。居民们衣衫褴褛,穷困潦倒,多数居民全家甚至合盖一条棉被,就如弄内歌谣所唱的一样:“住么住勒棚棚头,盖么盖条破被头,吃么吃个盐钵头,穿么穿些破布头,鞋子露出后跟、脚趾头!”即使困窘至此,居民还要给盘踞弄内的地痞缴纳地租、修建房屋的“上梁费”和“门牌费”等。
解放前,像蕃瓜弄这样的棚户区成百上千,据统计,单是两百户以上的棚户区就有322处。它们重重叠叠、密密匝匝地分布于租界四周,与那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十里洋场格格不入,成为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