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难:
很多人不愿意做护工
昨日,闵行区中心医院的护工部负责人刚开完会回来,就又接到了来找“一对一”护工的电话。负责人说:“护工短缺已经好几年了,平时缺,过年过节更缺。主要原因就是护工太辛苦,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还有一些人做了几天做不下去就走了。因此护工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不断有人离开。现在做驻院护工的,都是来自外地的五十岁左右的人。在我看来,护工并不是一份容易的工作,一方面要肯吃苦,另一方面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和医生、护士、病人、病人家属等的沟通。目前,我们一般不出去招人,因为根本没有人愿意做,都是通过老护工带熟人进来,通过培训后再熟悉情况。”
三难:
门槛低,无培训标准
护工的行业门槛较低是医院护工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目前,大多数医院的护工由护工公司负责。按照卫生部门的规定,拟从事护工工作的人员,应持有效的身份证明和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到护理学会办理相关手续。对于符合培训条件的人员,护理学会应组织统一的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后颁发“护工合格证”。
但是,事实上,目前各家医院的护工并没有统一培训,也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上海市护理学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护理学会培训的护工大概几千人,但是上海现在有几万个护工,大部分护工依然由各家护工公司培训。
在专家看来,护工尽管只是生活上照料,但因为面对的是病人多疑需要一定技能。以喂饭为例,遇到吞咽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喂饭体位如果不正确,可能一口就把病人呛出生命危险。
另外,按照要求,护工必须要持有健康证、身份证,严重皮肤病、严重药物过敏及处于传染病活动期的人员,不得从事护理员或护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