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频率从最开始的每年春节一次,到后来经济宽裕一些可以一年两次,再到2013年起母亲生病,我基本保持每隔三个月回家一次。母亲生病卧床,是我们家经历的一次挑战。对我来说,经济的负担加重了,母亲的治疗费用和回家的旅费都成倍增加,但同时我也看到神在这件事上让我多年来的生活见证得以彰显。
像我们这种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家庭,以往家里的话事权都在母亲和弟弟身上,因为弟弟要负责给母亲养老,将来的遗产也都是归他继承;那嫁出去的妹妹和我这个常年不在家的女儿自然是说不上话的。但母亲倒下了,弟弟显然需要我们的帮助,于是我在频繁回家的过程中才发现,不知从何时起,弟弟妹妹之间也已经有了嫌隙。
也许是尴尬的经济问题,也许是他们俩都不是主动建立关系的类型,竟然愈行愈远。我借着与妹妹单独聊天的机会询问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结,妹妹说:“现在我们家就是需要一个穿针引线的人,要站出来振臂一呼,要大家同心协力,联络彼此!”
我回应说,那就让我来做这个人吧!妹妹深以为然。感谢神,以往觉得关心不上家庭事务,又因为服侍被家人误会的我,在这样挑战的时候,竟然还可以有力量站出来。对家人来说,他们第一次看见了,我的信仰令我心中有爱可以承担责任,也能去解决问题。对于未信主的家人,甚至是反对信仰的家人,我们的见证是活在每一天,每一次祷告和每一次的交流都是在预备生命,可以叫他们看到你是耶稣基督的门徒。这其中审时度势的智慧,唯有回到神面前才能得着。
一年一两次回家,感觉是家人都很大变化,太多事情你没有参与其中,渐渐地彼此就有了些隔膜;而每隔两三个月回家呢,那就感觉是从未离开过一样,小时候的浓情又都回来了。也许人过了某个年龄是会有对亲人和家乡的眷恋,如今我也是这样。
人是需要关系的,亲人、朋友、爱人、孩子,在许多的关系中,我们才不是孤岛,我们的情感获得满足。快乐有人分享,悲伤有人安慰,离开有人送别。我常常说在香港服侍,通常有两种情况会令我五味杂陈,一是香港过中秋节、冬至的时候都有提前下班的传统,一到下午三点半办公室人都走光了,留下来的要么是工作没做完的,要么就是我。
还有就是和同工们去内地出差的时候,大家一到宾馆就开始各种报平安,我在黑龙江啊,我在甘肃啊,因为他们是离开了家,而我呢?对我母亲来说,香港和内地一样都那么远,都不是家,她都没兴趣知道,我也不想她担心。
这些孤单、失落都是真实的,所以我会眷恋家人,不同阶段都会有很多好同事、好朋友,而且还有教会作我属灵的家,无论是台湾还是香港,教会都给予我极大的安慰和支持,使我能够继续使命。
然而,我还是要说,独自在外生活的这许多年中,我灵魂最深最大的满足都是来源于我与天父上帝的关系,你说是唯一吗?是的,唯一!唯一能够持久的永远的满足。你也经历过亲人朋友的离开吧?也许是离职,离开一座城市,离开你最亲密的圈子,或者回天家,但主耶稣在十字架给你带来的这份永恒的关系,却不断超越情感和血缘,平等地给予每一个孤单的灵魂。
除了关系之外,单身离家的人还需要在自我价值和方向上格外清晰。孤单烦恼时,你可能会不禁自问:我是谁?我在做些什么?我究竟为何在这儿?如果没有答案,则方寸大乱。对基督徒来说,我们称之为神的心意和召命。
比如,我为什么单身?今天我可以说不是因为我不好,而是我清楚神的心意是要给我同路人;在等待婚姻的过程中,我也有好几次的突破,希望看清自己的问题,如果真的是自己很不平安也过得不满足,那么就需要调整。
再比如,我为什么要在香港漂流?我的目的是什么?这就与上帝给我的召命有关了。我知道自己每一天的生活有意义,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为了我所要服侍的人群。
我想以上这些,是我能抵挡孤独的原因,是我不再“春逃”的原因,也是我接纳自己,有信心、有盼望、有爱地生活的原因。我期待这些分享能与你有共鸣,或鼓励你来了解我所信的这位上帝,祂也一直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