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繁昌
胡荣(1906-1941),湖南平江人。1927年参加革命,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平江起义、五次反“围剿”和红军长征。新四军组建后,先后任第三支队政治部主任、北移三纵队政委,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牺牲。时任新四军第三支队政治部主任。
繁昌位于芜湖至铜陵一带长江的突出部,是濒江诸镇进出繁昌城和南陵县的交通要隘。保卫繁昌对皖南及整个抗日东战场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日本侵略军为维护长江的交通运输线,配有两个师团重点驻守:岩松十五师团驻芜湖,川岛警备队驻繁昌伏龙山、峨桥、三山、横山桥、矶山一线,企图争夺繁昌,作为前进的阵地。
此时我新四军三支队与国民党军队的总体部署为:三支队居前;国民党一四四师、五十二师分居三支队左右侧。三支队被夹在国民党军两部之间,共同担任繁昌、铜陵、南陵境内长江沿岸的防御作战任务。
三支队在谭震林副司令员、胡荣主任等亲自指挥下与日寇进行了大小200多次的战斗,其中以1939年1月至12月21日的五次“繁昌保卫战”最为著名,而尤以11月8日至26日的第四次保卫战最为惨烈,人们称之为“血战繁昌”。
11月7日夜间,日军川岛警备部队携九二步兵炮、八二迫击炮、掷弹筒、轻重机枪,倾巢出动。8日拂晓,日军兵分三路到达新兴街、松木口和三元口附近,摆开了第四次繁昌大战的态势。
繁昌城南面的峨桥山头,是整个战场的中心要地,如果扼守,不但可以控制城厢,而且能够吸引日军的兵力,为出击部队创造有利条件。据此,三支队司令部下令:五团一营在马家坝附近山地,以小部队作正面限制,主力占领有利地形,打击日军侧翼;二营隐蔽在白马山附近,待机向繁城西北方向出击;三营在红花山、孙村附近加强侧翼警戒,随时准备打击荻港、铁矿山方向来援之敌;六团三营以主力扼守峨桥山头,控制日军,并以一部担任城防。
8日上午7时许,日军杀气腾腾地向繁昌城扑来。9时,日军在炮火掩护下,迫近繁昌城,并突入城内。双方激战到11时,我方将日军紧紧包围在繁昌城内。
下午3时发起总攻。一营从城北、二营从城西相继杀进城区,六团三营一部从峨桥山头直扑城内,双方展开了肉搏,毙伤日军100多人。战至5时,天上飘下蒙蒙细雨,我五团官兵越战越勇,日军纷纷向北门溃退。我军部队奉命撤回原驻地,抓紧休整,以备再战。
日军正面攻击繁昌城吃了败战。数日内,他们从南京、芜湖、大通、三门等地调兵遣将集中于荻港,有步兵、炮兵、骑兵、空军、水警等,总兵数在2000人以上。日军意在孤立繁昌,直逼云岭,策应青阳方向的进攻,威胁我徽州、屯溪后方,继而打通浙赣线。
面对这一新的敌情,支队领导果断决定:五团三营迅速进到孙村附近,以钳制敌人;一营继续放在马家坝附近,负责向三山、横山方向侦察警戒;支队警卫排占领三梁山西侧棱线,向梅冲、孙村方向警戒;二营和六团三营面向孙村,待机出击。
13日凌晨3时,日军石谷联队的西川大队,计步骑兵五六百人,已与五团三营在梅冲接火。五团指挥部命令二营迅速出发,占领乌山高地,堵住敌人。
乌龟山本是一个无名高地,在塘口坝的东南,与塘口坝隔一条几百米宽的稻田。此地进可攻,退可守,是敌人主攻的高地。只有夺取乌龟山,才能挽救敌军的败局。于是,五团二营与日军的一场残酷血战,在塘口坝展开了。
14日上午8时,山坳里的雾消尽了,阵地前面和山下稻田里成群乱窜的日军兵马,都暴露在二营的火力之下。二营居高临下,以猛烈的火力扫射敌人。刹那间打得山下脱缰的战马到处乱跑,打得敌人像死猪一样趴在地里一动也不动。急怒的日军重新整理队伍,密集的炮火又向二营阵地打来。只见一群群黄糊糊的鬼子排成散兵队形,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沿着乌龟山的山脚漫山遍野地向上爬。
二营四连坚守在阵地西北面最突出的小高地上。日军一次次集团式冲锋,都被英雄的四连打下去。一次,日军步兵后面跟随着100多名骑兵,他们声嘶力竭地狂叫着向上冲,四连的轻重机枪对准敌人马队扫射。鬼子的100多名骑兵人仰马翻折了一半。日近中午,敌人又从荻港调来几百名援兵,开始进攻。当敌人爬到距我方阵地仅二三十米时,一排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鬼子被炸得嗷嗷直叫往下滚。整个阵地好似天崩地裂一般,到处是浓烟烈火,到处是吼声和鲜血。敌人的猛烈攻击终于又被四连打退了。
敌人在四连阵地上接连吃亏以后,便把主攻方向转到乌龟山右侧六连的阵地。敌人的几次冲锋,又都被六连官兵用手榴弹和机枪击退。鬼子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阵地前的小山包上,三八式步枪凌乱地丢在草丛间。
当敌人主力向六连阵地攻击的同时,有股日军突然从营部指挥所和六连之间插进来,想迂回夹攻六连主阵地。军情十分危急。
六连机枪手章有林眼中冒出了火,胸中的热血在沸腾,他抱起机枪狠狠地扫射。枪管打红了,他的左手被烫起了血泡,就抽出洗脸毛巾缠在手上,继续射击,终于把穿插进来的敌人击退。
下午3时,鬼子的攻势大不如前了,但五团的勇士们仍士气高昂。许多同志尽管手上、脸上到处是血,还是坚守在阵地上,严阵以待。
五团在塘口坝的浴血奋战感动了繁昌人民,他们纷纷动员起来参战支前,抬担架,送弹药,架小桥,送茶饭,就连国民党繁昌县县长也感动得亲自带人抬担架来了。
晚上7时许,黄浒方向来了一批鬼子,他们控制了附近几个小制高点。汽艇在黄浒至塘口坝的小河里来回运送伤兵和武器,原来鬼子兵已秘密地撤出了阵地。
塘口坝战斗以敌人的惨败和五团的胜利而告终。这次战斗,日军前后投入总兵力2200多人,死伤400多人,指挥官川岛中佐被击毙,新四军缴获大量步枪、毒化筒、浮水器及各种弹药等。
日军派遣军总司令哀鸣道:“国民党军乃是手下败将,唯共产党军乃是皇军之大敌。看来要在共产党军手中夺取繁昌城是不可能的。”
(张廉根据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