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铁军> 人物

浴血小孟庄

       吴剑(1915-2002),河南临颍人。1934年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西华中心县县委书记、新四军第四师保卫锄奸科科长、东海舰队保卫部部长、舰队军事检察长等职。

       孙公飞(1919-2009),陕西高陵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第四师作战科科长、海军福建基地副司令员、东海舰队副参谋长、北海舰队参谋长等职。

       吴宏海、吴宏军是吴剑的儿子。

       孙晓红是孙公飞的女儿。

 

       1943年春,新四军四师所辖的淮北抗日根据地边缘区小孟庄被国民党顽军盘踞。这股顽军属国民党鲁苏战区副司令兼江苏省保安司令韩德勤指挥。他们不打鬼子、不杀汉奸,却经常拦截和阻挠来往的我方运输队,搜捕、杀害我地方政权的干部和抗日群众,成了卡在我根据地交通补给生命线上的一颗毒瘤,因而务必除之。师部将拔除顽军据点的任务交给区游击大队执行。区大队属地方部队,由三个作战连队组成,大队长是孙公飞。

       小孟庄地处交通要道,土围子建有两人多高、七八尺宽,砖土结构的寨墙,墙上有半人高的胸墙和垛口,四角还建有碉楼,可控制四面的射界。庄门朝南面对大路,门楼上筑有两个小碉楼,虎视眈眈地对着大道。顽军有一个加强连200多人驻守,有四个步兵排和一个机枪排,配备一挺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和六挺捷克式轻机枪。连长刘奎先是行伍出身,不仅一身匪气,还是一个搞摩擦的反共老手。因手握兵权、装备精良,压根瞧不起新四军的地方部队。为了打好这一仗,我方进行了严密的战前部署和准备。首先,师部调集所属地区的三个区小队配合作战,一个区小队派至小孟庄前十多里的小杨村埋伏,阻击顽军可能增援的部队。两个区小队在小孟庄庄门左右两翼的后段进行佯攻,吸引守庄顽军的兵力和火力。区大队的二连在大队长亲自指挥下直攻庄门,一连在右翼,三连在左翼,用侧射火力助攻,并与两个区小队形成交叉火力,保证正面进攻。

       地方政府动员了许多民兵和群众支前,组织了担架队、运输队和救护包扎所。小孟庄寨墙外周围的开阔地在发起攻击前建妥了掩蔽部。此外,攻寨所需的“云梯”“土坦克”(用装满土的箱子堆在大车上掩护冲锋)也已制造准备就绪,配合各作战部队挖战壕、修工事的民兵和支前民工携带工具全部到位。战前的政治动员、突击队组建、攻击顺序和路线制定、战前侦察、地形熟悉等均按部就班地进行,所有参战部队在日落后进入指定位置,士气高涨就等开打。

       天亮以后战斗正式开始。在轻机枪的火力掩护下,两辆“土坦克”开始出击。顽军的五挺轻机枪和一挺马克沁重机枪也从寨墙四角的碉楼和庄门顶上小碉楼的射击孔向外猛烈射击,企图阻止我军的进攻。只见两辆“土坦克”在大道上缓缓推进,投弹手们隐蔽在“土坦克”后面连续不断向寨墙上投弹。这时,冲锋号响了。

       只见身背大刀或手持步枪的突击队员们,四人一组扛着“云梯”从战壕冲出,冒着顽军的枪林弹雨拼命向前冲击。有七八组架上了寨墙。随着一阵阵的喊杀声,士们在寨墙垛口与守军厮杀成一团。老奸巨猾的顽军连长见势不妙,立即调集预备队冲上寨墙,进行反扑。勇士们寡不敌众,纷纷中弹牺牲和负伤,重伤员都在最后时刻拉响了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第一次进攻失利。孙大队长命令稍事休息,重组突击队,调整火力布置,准备继续攻击。“土坦克”也调回进行修整,只见大车前面用土装满的箱箱柜柜和麻袋包都已被敌人机枪打碎,蒙在外面厚达五六层、浸水糊泥的棉被,也全部被打穿击烂,可见战斗激烈的程度。

       攻寨战斗又打响了。二连除留下机枪进行火力掩护外,全体战士均组成了突击队。大家抱着“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的必死决心,在连长的带领下,一波又一波地向寨墙冲击。战斗进行得非常惨烈,双方拼死相搏。顽军蜂拥而上与登上寨墙的突击队战士滚打成一团。残酷的白刃肉搏,血肉横飞,面对数量占优的顽军,打红眼的勇士们纷纷拉响了腰间事先准备好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为牺牲的战友报仇。连续的爆炸声震撼人心,勇士们的鲜血飞洒在小孟庄土围子的寨墙上。孙大队长的心都碎了,立即命令一连由助攻变主攻。一连突击队的战士也效仿二连勇士们将手榴弹绑在腰间,做好了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准备。在紧急调来的三挺机枪的掩护下,孙大队长亲自率领突击队攻寨。攻击果然见效,大批突击队战士冲上寨墙。就在胜利在望的瞬间,顽军连长刘奎先带领顽军分两路用轻机枪开路,从寨墙上将我军压下。在寨墙上的我军突击队勇士们,没有一个后退,全部与敌拼死搏斗,直至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攻击暂停了。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师长带着警卫班赶到作战现场,中央社会部驻四师公安特派员兼保卫(锄奸)科科长吴剑也随同到达。孙大队长闻讯赶回指挥所向彭师长汇报作战情况。在说到突击队勇士们舍身杀敌、与敌同归于尽时,孙大队长难过得流下了眼泪:“是我没指挥好!上去一个连,没有了;再上去一个连,又没有了!多好的战士!多好的部队!我对不起师首长,对不起战士们!”彭师长斩钉截铁地说:“不!你们打得很好!一支地方部队,没有重武器、没有攻坚经验,兵力又不占绝对优势,能够打出威势,很不错了!要总结经验教训。我方损失惨重,敌人情况还要惨,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胜利就属谁!”彭师长命令做好最后攻击的准备,日落之前必须攻占小孟庄!彭师长决定:根据战场情况,将埋伏在小杨村的一个区小队调回,参加小孟庄攻坚战;将主攻点改为庄门左翼;集中区小队和民兵中的射击高手,组织四五个人为一组,拉开距离多角度以“排子枪”封住敌碉楼机枪射孔,减少攻击伤亡。吴剑科长主动请缨,带着区小队、参战民兵中的射击好手进入战壕,布置阵地,指定组长,划分射孔责任。另外还带一个全部持三八枪的射击组专门封锁顽军的马克沁重机枪射孔。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准备后,总攻击开始了。我方的轻机枪同时开火,寨墙上的顽军急忙躲在垛口后,又遭到我方步枪射手的打击。庄门正面的攻击,仍是由两辆“土坦克”担任主角,缓缓进至投弹位置后,手榴弹一个接一个的从“土坦克”后面飞向寨墙。果然,经过几轮手榴弹投掷后,庄门寨墙上原本为数不多的守军,更是枪声稀疏,不成气候。对敌人马克沁重机枪的封锁也已见效,重机枪的武功被废了。此时,主攻开始了。在孙大队长的指挥下,三连的突击队拼命向寨墙冲锋,十多架“云梯”同时架上寨墙,虽然不断有战士中弹倒下,但后面仍旧一波一波继续向寨墙冲击、登寨。刀枪铿锵,血肉横飞,不时有手榴弹的爆炸声,这是勇士们在即将流尽鲜血前与敌同归于尽。顽军守寨的兵力已捉襟见肘,仅剩的一个步兵排,被新四军的玩命进攻吓破了胆,龟缩在东北角的碉楼里拒不增援。担负庄门正面进攻的区小队将携带的两包TNT炸药装在“土坦克”上冲至庄门下,“轰隆”一声将庄门炸毁。

       部队呐喊着涌入庄内。顽军连长刘奎先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不可饶恕,在寨门被炸开时饮弹自尽了。这时,西面三连主攻的寨墙上,新四军战士已将红旗插在了寨墙的墙垛旁。东北角的碉楼竖起了白旗。就在太阳快落山时,枪声逐渐止息。我们胜利了!正如彭师长所说,谁坚持到最后,胜利就属于谁!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作者:吴宏海 吴宏军 孙晓红 责任编辑:幽幽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