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铁军> 人物

新四军四打桐荫镇

       林维先(1912-1985),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班长、连指导员、营政委、副团长、团政委、师长。全面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副司令员,第三支队参谋长兼挺进团团长,第七师副参谋长兼皖江军区副参谋长,沿江支队支队长兼中共沿江地委书记,七师十九旅旅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浙江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时任沿江支队支队长兼政委。

 

 

       1945年,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终于迎来了战略反攻阶段。沿江支队根据新四军军部和七师的指示,决定攻打巢北重镇--桐荫镇。

       桐荫镇(今为黄麓镇),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北岸边巢合毗邻地区的一个集镇,虽不大,但招徕湖广、沪杭客商,镇上商业畸形发展,集市繁荣,时有“小上海”之称。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40年沦陷后,敌伪武装长期盘踞,在桐荫镇构筑牢固的碉堡工事,为敌军在巢北沿湖实行封锁的重要据点,驻有伪巢县自卫团第一大队的一个中队。

       为了拔除这根钉子,七师沿江支队决定由白湖团担负这项战斗任务,采取夜袭方法,乘船横渡巢湖攻打桐荫镇伪军据点。战前,白湖团对桐荫镇的地形、敌军兵力布防情况进行了认真的侦察,并请团侦察班长以沙盘形式向三营班长以上的干部进行讲解,做到知己知彼。

       1月5日下午6时,沿江支队第一次攻打桐荫镇。白湖团团长徐绍荣率领三营部队由湖东县槐林嘴出发,乘船悄悄地渡越巢湖,虽然水路较远,但指战员战斗意志高昂,并不感到劳累。到夜晚时在张家疃附近湖岸登陆,12时左右悄然进到桐荫镇周围。部队按计划部署行动,八连配侦察员五人,除派出一个排担任对中庙方向警戒外,其余部队从九连的西边由西向东攻击;七连派出一个排警戒烔炀河方向之敌,其余作为营预备队。九连配团侦察一班,从正面担任主攻,侦察员将敌哨干掉,部队迅疾冲进敌堡,出其不意地突然向桐荫镇的伪军据点发起进攻,正在睡梦中的伪军不知新四军神兵从何处而来,慌忙应战,当即被毙伤30余人,俘虏35人,我军缴获长短枪50余支及其弹药,并摧毁了敌人一座碉堡。

白湖团三营旗开得胜后即乘船返回湖东地区。巢县日伪军得知桐荫镇据点被摧毁,新四军撤走后,立即又派兵再筑据点,并派伪军驻扎。1945年5月中旬,沿江支队第二次攻打桐荫镇。这次吸取第一次作战的经验,派出独立团一部配以炮兵于下午乘船渡越巢湖,至夜间到达桐荫镇,在炮火的配合下再次攻打伪军据点。大炮瞄准目标,“轰轰”几炮,很快就把敌人据点摧毁,战士们冲进据点大喊:“不许动!缴枪不杀!”熟睡的敌人被突然出现的新四军吓得晕头转向,乱作一团,纷纷丢下武器举手投降。除了负隅顽抗而被打死的伪军外,我军抓捕俘虏26人,缴获长短枪数十支。天亮前,独立团参战部队乘船凯旋。

       桐荫镇据点再一次被毁后,巢县日伪军仍然不愿意放弃这个重要的据点,又重新建立据点派队伍驻守,并加强防卫。1945年5月下旬的一天,沿江支队第三次攻打桐荫镇。黄昏时,独立团团长王培臣率领一营、三营和五连,仍从槐林嘴上船穿越巢湖向巢北的桐荫镇进发。船驶离湖岸,即消失在烟波浩渺的巢湖暮色之中,就在船队进入湖心时,前方突然出现了数点黑影。王培臣团长立即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船队散开作包抄状,悄悄地向黑影围去。

       逐渐靠近发现原来是一支19艘日军商船组成的运输船队。半路上杀出程咬金,打还是不打?送到嘴里的肥肉岂有不吃之理!王培臣当即率部向日军船队进攻,经过30分钟水上激战,击沉日军船只1艘,击毙日军5人,俘伪军、日商100余人,缴获船只18艘,其中7艘船上满载货物。

       战斗结束后,王培臣派五连将这意外缴获的船只和俘获的人员悉数押运回湖东地区,自己仍率一营、三营继续朝桐荫镇方向航行,执行预定作战计划。由于这次湖中遭遇战耽误了一些时间,到达巢湖北岸时已经快要天亮了,但仍抢在拂晓前登岸。队在黎明中,悄然进至桐荫镇。战士们挟刚刚湖中战斗胜利的激情,趁敌不备,骤然发起攻击,一举将桐荫镇的伪军据点摧毁,烧伤伪军分队长以下官兵29人。此次共毙伤俘日伪军300余人,缴获船只18艘,其中满载货物的敌船7艘、轻机枪2挺、步枪100余支。

       6月初,沿江支队第四次攻打桐荫镇。这次组织了一次更大规模的行动,由独立团团长王培臣、白湖团政委顾鸿率独立团一营及三营、团迫击炮连、重机枪排和白湖团三营参战。战斗前一天,参战部队秘密开到高林桥一线,沿湖边村庄集结,隐蔽待命。干部战士一面对武器装备进行仔细检查,一面对作战用的船只做了检修、编号,同时,部队还对各条船只相互间的联络讯号、湖中遇敌时的应急措施以及登陆后各部的集结标记等,都一一作了规定。共产党员纷纷向党组织递交请战书,决心在战斗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部队于深夜乘船横渡巢湖,次日凌晨在中庙与桐荫之间的湖边登陆,尔后兵分三路:白湖团三营攻打桐荫镇;独立团一营和迫击炮连、重机枪排主攻张家疃;独立团三营在桐荫镇以东的刘家町、段家曹一带,负责阻击烔炀河方向的援敌。拂晓前新四军各部先后到达指定位置,将敌包围起来。拂晓,新四军同时向两地之敌发起攻击。桐荫之敌在连遭新四军打击后,加强了工事,增加了兵力。针对这种情况,白湖团三营作了相应的部署:以七连一个排对桐荫镇南边碉堡之敌进行佯攻,以吸引敌人火力;八、九两连围攻驻大庙之敌。大庙之敌稍作抵抗即向碉堡靠拢。

       新四军一面加强外围攻势,一面用机枪封锁碉堡大门。碉堡里的敌人怕我军乘势攻入堡内,便将大门关闭。外面的敌人见退路已断,被迫在碉堡外展开,临时利用巷道、墙角、窗户口向新四军射击。激烈的巷战进行到11时左右,新四军终将外围的一个排的伪军及一个中队的伪自卫军肃清。此次战斗全歼驻张家疃伪军一个连,歼桐荫镇伪军一个排,俘获伪军100余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80余支以及子弹数千发。黄昏时,新四军胜利返航。

       沿江支队是以新四军第七师第十九旅第五十八团为基础、老红军为骨干而扩建起来的一支劲旅,由被毛泽东、周恩来誉为“游击专家”的林维先任支队司令兼政委。沿江支队四渡巢湖攻打桐荫镇,摧毁敌在巢北地区重要据点,为区域性的战略反攻下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标志着皖江地区敌我斗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新四军七师的根本变化,它说明中国人民离开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已经不远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作者:廖方民 责任编辑:幽幽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