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保卫战
潘其槐(1927-),江苏阜宁人。1943年入党,同年参加新四军。曾任上海武警总队总队长兼政委、全国人大代表。
1946年7月13日,国民党蒋介石以装备精良的5个整编师(军)、15个旅,约12万人进攻苏中解放区。战役开始,我军只有3万多人,且装备简陋,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里,打了七仗,却七战七捷,歼敌5万多。恼羞成怒的蒋介石又下令,从苏北淮阴方向进攻涟水城,妄想切断华中野战军通向安徽和山东后方的通道。
苏中“七战七捷”后,我们十纵队三十旅八十四团驻防扬州东侧的江都县金家港。中秋节后,一个雨天的下午,上级命令我部急行军,由运河堤北上。我们一出发就小跑,雨水、汗水湿透了全身。
道路泥泞,天黑后伸手不见五指,时有同志滑倒,滚到堤下河里去。有的同志扛双枪摔倒,伏在地上摸枪,后面同志看不清,从他身上踩了过去。第二天拂晓到达淮阴东的苏家嘴以北地区待命。天亮后,敌机在上空盘旋侦察。北方不远处,炮声隆隆,我们身上潮湿的衣服热气向外冒,大家分散在玉米田和黄豆地里,既能防空又能睡觉。太阳快落山时接到命令:快速前进。到了满天星斗时,部队缓慢地进入涟水城不高的城门,迎面陆陆续续地碰上在涟水已坚守三天、此时正换防下撤的兄弟部队。我们出了西门,在城外沿着运河河堤展开,每隔一米左右挖交通壕和单人掩体。这个地方是沙土地,挖掉一锨土,边上的立刻又塌下来。但大家都知道,保卫涟水是一场阵地守备战,所有参战人员都必须牢牢地钉在这个地方,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战胜敌人。同志们一股劲地挖,顾不得手破血流,阵地上只听到沙沙的挖土声。从我们正前方的河西边传来了叽叽喳喳的人声。不用说,一定是敌人。天渐渐亮了,仔细观察前面,正是敌人在换防、筑工事。太阳升空,敌机沿着阵地往返俯冲扫射,我左边的七班副班长头部中弹。还有一发机枪弹距我仅几十厘米远,好险!敌人火力很猛,蹲在工事里向上看,子弹哗哗地从头顶上飞过。各班负责观察敌情的同志一露头就被击中。
指导员周卓同志见敌人开始冲锋了,从机枪班同志手中接过机枪,可一抬头就中弹身亡了。“为指导员报仇!”同志们怀着对敌人无比的愤恨,向敌猛烈开火。敌人遭我军火力杀伤后掉头就跑。
敌人冲锋被打退后,我们加紧抢修工事,将前沿工事加高,采取交叉观察敌情,敌冲锋就交叉射击。连长王生明同志参加过百团大战,和日本人拼过刺刀,他下令要二排将工事挖深,待在工事里,保存实力,到关键时和敌人拼刺刀。
敌人冲锋失败就用火力报复,有节奏地、不间断地进行射击轰炸,先是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再就是六O炮、迫击炮、榴弹炮。
飞机一批几架,一批接一批扫射投弹。二排的工事被炸塌,战士们被埋在了沙土里,扒出来时耳、鼻都灌了沙。我军阵地的宝塔上不知中了多发炮弹,仍然屹立不倒。架在宝塔上的重机枪,换了一挺又一挺,对敌人冲锋威胁很大。敌人火炮向后延伸,准是步兵又开始进攻了。同志们愤怒地骂道:“好家伙,不怕死的来呀!”当敌人进到我军最佳射程内时,一声令下:“打!”发发子弹命中敌人,敌人整齐的冲锋队列一下子溃散了,东跑西窜,不敢再前进,敌军官咒骂也无济于事。上级原命令我们团守到12点钟,此时又传来命令,要再坚守一个小时。面对敌人,保卫涟水的任务更加艰巨,不少枪支枪管、枪膛里进了沙子,打不响了,阵地工事也已成了沙土堆。更为严重的是,战斗减员近半数,不少同志负伤不下火线。吃不上饭,喝不上水,阵地上被炸烂的地瓜像鸡爪般大小,最大的也只有大拇指粗,但我们拣来吃了既充饥又解渴。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同志们坚信,只要敢于和敌人拼手榴弹、拼刺刀,定能守住涟水城,战胜敌人。
敌军步兵两次冲锋垮下去后,便集中大口径火炮变本加厉轰击,飞机也出动投弹轰炸。护城河的淤泥被炸弹抛上了天,又雨点似的落在我们身上,一股泥味夹杂着硝烟尘沙,笼罩在阵地上空。
可大家忘记了一切,一心只想消灭敌人。太阳西斜,敌人火炮已向纵深延伸,新一轮大规模进攻又开始了。敌人的钢盔闪闪发亮,一个个低头弯腰,“冲啊,杀啊”,敌人分多层次又冲上来了。当敌人进到距我们约100米远的紧要关头,我们身后宝塔上的重机枪又响了。同志们大叫:“打得好!”敌人不断地倒下去,可还不要命地继续向前冲。当攻到我们手榴弹有效杀伤地域时,一排排的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守城的兄弟部队见此场面,也翻出城墙支援我们向敌人投弹。有一位战士左臂负伤,半边身子都是血,就改用右手扔手榴弹。大家奋不顾身,用手榴弹筑起了火力长城。敌人伤亡惨重,终于败下阵去,丢下成堆的伤员,叫爹喊娘,一片狼藉。太阳快落山时,兄弟部队赶到了,立即对敌进行反击,敌人溃退了。这个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整编第七十四师逃跑时就像脚底装了轮子那么快。我们紧追不放,敌人边退边丢东西,饼干、药品、罐头、帆布担架等,都不要了。我们追了20多千米,追到了淮阴以东钦工镇的西面。这支王牌军损兵折将,伤亡了七八千人也终于未攻下涟水。我们奉命又返回涟水,构筑工事,准备敌人再次进犯。阵地上火药味、血腥味恶心难闻。当地民兵将七十四师士兵尸体从河里捞起来,像堆高粱秆一样堆在河的两岸,堆了许多排,还捞起了大批武器和金银财宝。
第一次涟水保卫战胜利结束了,我军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许多战友和领导在战斗中牺牲了。他们的英姿让我们难以忘怀,活着的人会永远怀念他们。
涟水保卫战的胜利,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胜利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