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师长和老百姓心连心3
罗炳辉(1897-1946),云南彝良人。是1988年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时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
缪文渭(1919-1996),安徽天长人。1939年参加革命,开始创作活动。
为谁服务?
1940年8月,罗炳辉司令带领队伍来到淮北开辟淮宝地区,在蒋家坝的淮河水面上用船搭起一道浮桥。罗司令从桥上走过时,看到周围群众有些愁眉苦脸,似有怨气。
便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我们是渔民。”一个中年渔民说。
“为什么不打鱼呢?”
“没有船。”渔民手指浮桥说:“船给你们用来搭桥了。”
“噢!”罗司令问:“公家没给你们米吃吗?”
“给的!公家规定每人每天一斤米,发到前天就停了,已有三天没发了。”
“不发米你们吃什么呢?”
“没有吃。”有个妇女说:“我还是昨天中午喝的稀饭汤……”说着就哭起来了。
“啊!”司令问:“兵站在哪?”
“那儿……”渔民指指河南。
“好!”司令说:“叫你们负责人跟我一道来,去找兵站要米。”
渔民负责人听说叫他到兵站要米,当然高兴,就跟在司令后面向兵站走去。
到了兵站,司令问站长:
“征用渔民的船搭浮桥,米是怎么发的?”
“每人每天发米一斤。”站长说。
渔民说:“我们三天没有领到米了,大家还饿着肚子呢!”
“是不是这个情况?”司令问。
“是的!三天没发大米了。”
“为什么?你说说道理。”司令问。
站长回答:“原来预计十天,现在情况有变化,要延长到月底,我们又打报告请示上级,批文还没有下来,所以……”
“上级公文十天不批,你就十天不发?”
“那当然!”
“为什么?”
“我要对上级负责!”
罗司令很生气,从荷包里掏出一本油印小册子,叫他念念封面上几个什么字。
“这个-”站长结结巴巴地念,“为人民服务。”
“我问你,人民是谁?他们是不是人民?”
“是人民。”站长说。
“你承认渔民是人民,为什么不为他们服务?”
“哦!”站长辩解,“我没有说不为他们服务。”
“三天不发米,这难道是为他们服务吗?”
“……”站长终于哑口无言。
“你呀!”罗司令伸出手指敲敲他的头说,“你呀,一面发米,一面请示,我们要对人民负责,不能光对上级的公文负责!”
“首长,我错了……”
罗司令转身对渔民说:“浮桥在一天,就发一天的米,如果再有人不发米,不给你们饭吃,你们就说罗大肚子罗炳辉叫发的。”
“啊!”众人吃惊地叫起来,“罗司令……”站长听说是罗司令,吓得立即上前来一个立正敬礼。
司令笑笑说:“小家伙,你记住,我们新四军,是人民的军队。”
“是!首长,我永远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