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战王老集
李文龙(1928-),上海浦东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曾任上海市粮食局党委书记等职。时任华东野战军一纵三师七团三营九连文化教员。
1948年,我在华东野战军一纵九连任文化教员。6月5日这天,经过与国民党黄百韬二十五师几千人在柴砦的七小时鏖战,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后,部队就地驻扎下来休息吃饭。天已经渐渐黑了下来。
指导员走过来说,我们连新兵多,但仗打得不错,团领导表扬了我们,希望再接再厉,做好战斗的准备。大家听了都摩拳擦掌,情绪高亢。
晚上十时许,连长下令:“就地驻防,开挖壕沟。”我们用十字镐和小铁锹开始“近迫作业”。挖了一两个小时后,人可以蹲在坑内防御敌人了。又接到命令:作好准备,随时迎面歼灭王老集的敌军。
当时我们推测,敌人只有东面未被我军攻破,很可能会从东面进行突围。
虽然已经入夏,但夜里也是凉飕飕的,在黑漆漆的天空笼罩下,出现了难得的静谧。敌人有时会冷不防地乱放几枪,划破天空的寂静。对此,我们遵照命令,一律不还击,不暴露目标。此时,二营正在悄悄地向王老集方向移动。
半夜一点多钟光景,天空中突然蹿出三颗耀眼的信号弹-这是军部发出的进攻命令!二营马上发起了进攻,只听得一阵阵“冲啊”的喊声,伴随着剧烈的爆炸声响,火光冲天,机关枪“嗒嗒嗒”地响了起来。我马上带着三个战士紧跟过去。敌人也马上还击,火力十分猛烈。突然,敌人一发炮弹过来,把地上炸出一个大坑,我见机指挥战士往大坑里跳,以避开敌人密集的射击。
凌晨三四点钟,前面传来我军已突破王老集守敌防线的消息。我们按捺不住,不顾一切地往前冲锋,不料遭到敌人的反击,损失惨重。原来,当时仅仅炸开了敌人用于防御的障碍物鹿寨,并未攻破防线。我们三营九连顿时处在被挨打的险境!团部当即下指示:二营撤!把九连留下来!我们四个人迅速在壕沟里隐蔽起来。此时隐隐约约可看到敌人就在相距不远的瓦房和高墙内,他们优势明显,我们九连这支后卫部队,一下子推到了战斗的最前线,成了先头部队。
形势严峻,九连只剩下四十多人,仅有两挺轻机枪,步枪的质量差,都是中正枪、汉阳造等老式枪,打一枪装一发,又慢又麻烦。弹药也只剩下三四十发了。从兵力看,我们连刚参军的新兵多,才整编好就开赴前线,许多人只有一天的作战经验,从未打过大仗。当时三营副营长没有撤走,留在我们九连。他通过军用电话向临时架设在小松林里的团部报告,说九连已经到位,我们一定坚守阵地,人在阵地在!副营长的表态,坚定了我们阻击敌人进攻的信心。
当天边泛出鱼肚白的时候,大地上一切看得清楚了。龟缩在高墙里的敌人居高临下,看到我们就在离他们一百米不到的工事里时,就不断地朝我方射击。我们火力不及他们,伤亡加重了。连长李阿全被打断了手臂,戚副连长被敌人子弹击中头部,当场牺牲。指导员范琪也不幸牺牲。我果断地挺身而出,充当临时指挥员,率领新兵们努力还击。敌人集中于东门,妄想一举突围。他们的一挺重机枪威力大,我们许多战士被它夺去了生命。我们想打掉这挺机枪,可是距离太远,白费了不少子弹。我和三排副排长商量,集中两三支步枪,用“齐放”的办法,瞄准敌人这挺重机枪射击。打了三次“排放”,敌人的重机枪果然哑了,我们成功了!这时敌人的火力已无优势可言,大家情绪顿时高涨起来。
此时从东门突然蹿出来五十多个敌军企图突围。我们的弹药已所剩无几,而且步枪无法发挥大的作用。于是我们等敌人冲出来,接近我方阵地时,跳出壕沟向他们扔手榴弹。此计果真有效,敌人伤亡不少,连忙逃窜,缩进了高墙内,我方竟无一人伤亡!
又是一阵沉寂,我们估计敌人还会作一次突围。就检查一下我方武器,步枪已失去作用,手榴弹也只剩下一人一颗了。我对大家说:“敌人再冲过来,我们只有拼刺刀了!”果然待了一会儿,敌人从高墙内冲出一二百人,我顿时热血沸腾,心想:在敌众我寡形势下肯定要牺牲在战场上,为了祖国解放,我们的牺牲是值得的。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冲锋在前,于是对战士们大声说:“同志们,冲啊!”
手榴弹在敌人阵营炸开了,敌人的攻势一下子挡住了。令人费解的戏剧性场面出现了:此时敌人不向我方冲过来,却向东南方柴寨阵地二营处退却!敌人被炸得晕头转向,他们搞不清楚我军到底有多少人,有多少弹药,有无后援部队来接应。结果是,他们退却后陷入了二营设下的“口袋”里。二营以逸待劳,来了个“瓮中捉鳖”。
这次战斗,我军一举全歼敌军一个团两个营,还缴获了大批弹药。我听二营战士说,他们营一个炊事兵还用一根扁担抓了五个敌军士兵呢。我们九连虽然没有获得大批缴获品,但被推到了战斗最前线,直接与敌军作战,成功地挡住了敌人的突围,同样功不可没。
战斗结束后,部队进行了总结评比,我因为在主要指挥员伤亡情况下勇挑重担,成功组织指挥战士以少胜多,击退敌人多次进攻,被师部评为一等功,并被华东野战军授予二级人民英雄奖章。
(陈晶龙 整理)
李文龙
责任编辑:幽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