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平易近人的司令员
王柏生(1942-),浙江宁波人。1961年入伍,1965年复员,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由上海石化设备公司退休。
1961年,我换上军装,挥别家人远去福建前线,这是我人生道路的一个重要转折。多年的军营生活使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特别是两位平易近人的司令员,他们的形象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初夏的一天中午,“两颗豆”(上等兵)的我正在办公室值班,只见来了一位个儿不是很高、虎背熊腰、脸色红润的首长。我一看是位中将,心里特别紧张,慌忙中赶紧起立,差一点打翻了办公桌上的茶杯。那位首长看到我神情尴尬的样子便和蔼地对我说:“小伙子,我顺道过来看看,不用紧张,放松点。咱俩不都是“两颗豆”嘛!哈哈……”经他这么一说,心情松弛了许多,我一一回答首长的提问。
离开前,首长要我陪他去楼下的菜田里走走。正巧,刘文治少尉在田里边松土边拔去一行行洋葱头周边的杂草,同时顺手又把一簇簇长得老高的绿油油的洋葱叶一一扳倒。首长在路旁看着觉得很奇怪,便大声问道:“你这位同志怎么把好端端的洋葱都给扳倒了?”“报告首长,这是为了让洋葱头长得更好。”首长听了忍不住大笑起来:“好啊!是个好办法。我回去就照你的办法把它们统统地扳倒。”首长的这句话把在场的人都给逗乐了。
等首长离开后,我才醒悟过来:“原来是皮副司令啊,如此平易近人!”赫赫战功又身居要职的皮定钧副司令员的形象确实令人难以忘怀。
又一个夏末秋初的周末晚上,我们几个上海兵应在医院治疗的老乡之约,到西湖附近的总院去看电影。到了那里时间还早,场上空荡荡的没多少人,那位战友招呼我们拿了几个小板凳,在场地中央放映机前面并排坐了下来等候放映。不多久,陆陆续续来了不少观众,其中也有穿病号服的。坐等放映的观众都在互相聊天,十分投机,而我们之间的闲谈更是活跃,这是因为平时在营房里规定只能用普通话交流,所以一有机会往往就会毫无顾忌地大讲特讲家乡的“土话”。
这时,前排一位像是当官的回过头来与我们搭上话了。也许他对我们的谈话听了好久,开口就说:“我听出来啦,如果没有错的话,你们几个都来自上海。没猜错吧?年轻的上海人,来部队多久啦?伙食怎么样?这儿的生活能习惯吗?”一连串很普通的问题拉近了我们与这位陌生干部的距离,闲聊的范围越来越大,气氛也跟着随和多了。不知是谁脱口问了一句:“你是大干部吧?”他微微一笑:“你咋知道我是大干部啊?”提问的那位战友并无拘束直言阐明:“大干部没有架子,我看你挺像。”他哈哈大笑:“其实呀,依我看,官儿再大也是个兵嘛!你们说是吗?”谈笑声中一道白光从我们头顶上直射前面的那块大银幕,眼前出现了影片的片头,随之而起的乐曲中断了我们之间的拉呱。
事后听说和我们聊天的不是别人,而是正在总院疗养的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上将。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如此平易近人实在令人难忘!尤其是那句“官儿再大也是个兵”,多富有人生哲理啊!
由于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我们经常能见到官衔不同的干部,无论是目睹还是耳闻,这些大小干部都能以平和的态度对待战士,从未有过训斥战士的情况。
回想起来,两位将军那简短、幽默又平易近人的话语,有力地说明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上下级关系是人格平等的、极其融洽的同志关系,绝非旧军队中的“官大一级压死人”、压迫与被压迫的人际关系,体现了人民军队官兵一致、目标一致,是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