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道路提质升级蝶变“美丽街区”!在家门口就能赏景漫步啦

  城市漫步

  是生于此、长于此的人们

  对于文化记忆的一种体认与传承

  也是到此一游的人们

  观察其风情、感知其温度

  最直接的方式

  “位育”一词取自《中庸》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943年,教育家李楚材先生

  创办位育中学时,阐释了这句话中

  蕴含的关于生长、创造的教育哲理

  依托“位育”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区绿容局在设计“美丽街区”项目时

  就定位在打造一个

  文化与宜居高度融合的生活街区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赏景漫步

  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印象

  位育路——林荫漫步型道路

  南起华泾路,北至建华路,全长约325米。因校得名,西侧为位育中学围墙立面及学校出入口,为街道主要界面。

  在梧桐掩映的道路东侧则是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邹容之墓及华泾五村的围墙段。

  步行空间:步行空间品质良好,全段人行道设有非机动车停放带。但缺少停留休憩空间。

  立面空间:沿线以围墙为主,两侧围墙建造年代不同,老旧程度不一,文化氛围较弱。植物搭配单一,私密性较差。

  灯光照明:以路灯为主要照明,夜景氛围层次感不足。

  策略

  注重文化植入

  将两侧的围墙统一设计,学校段围墙增加实体墙面宣传学校文化,同时软化环境,沿着人行道一侧的墙根增加绿化带。

  透过斑驳树影的围墙,感受着位育中学的学习氛围,使行人漫步在可阅读的街区。

  小区段围墙在保证人行道通行宽度的情况下,增加四处休憩廊亭,并且内部增加文化宣传设施,请专业的绘画师完成了黄道婆的壁画,廊亭的壁画作品将持续更新。对小区围墙及栏杆进行整体改造,使围墙实体部分造型层次更加丰富、立体,同时也增加了小区的私密性,栏杆改造成简洁的格栅样式,表面采用仿古铜色烤漆处理,易于清洗及保养,整体风格和色调与周边建筑和谐统一。

  衔接

  隐藏消极界面

  改造前垃圾站房裸露,影响整体街区环境。

  改造后采用金属折叠门遮挡垃圾站房,消除对街道的整体景观影响,使街道风貌整洁、有序、统一。

  细节

  照明亮化

  采用丰富的更新手法,于细节处优化了街区微空间,改善空间布局、有效提升功能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居民对街区空间的情感共鸣,在壁灯上体现位育中学的logo元素,使得整条道路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相结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街区。

  当夜幕降临时,点点温柔的灯火能慰藉归家的人们,使街区成为大家心目中“家园”的一部分。

  位育路改造以慢行优先、共享开放的城市治理理念,对围墙进行整体改造,植入休憩廊亭及文化宣传内容,增加绿化层次,提升夜间照明,给周边居民提供静谧优雅的休闲漫步的街道氛围,打造成为具有区域文化品质的街区。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徐汇 作者:张丹洋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