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铁军> 人物

陈云是全党守纪律讲规矩的楷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陈云是这方面突出的楷模。

  今年6月13日是陈云110周年诞辰,现将笔者在参与筹建陈云纪念馆过程中,采访到的几则生动事例摘编如下,以志纪念与缅怀。

  以身作则 严以律己

  周总理的卫士长成元功介绍,陈云对于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从来是严格遵守,不打折扣的,充分体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人格风范。

  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尽快克服国家面临的暂时困难,党中央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其中一项是减少城镇人口,支援工农业生产第一线。那时全国5100多万职工中精简了1800多万,城镇人口减少了2600万。精简职工也从最高领导人做起,那时,毛主席身边减少了6个人,刘少奇、朱德同志都减少了身边工作人员,陈云、总理那里分别减少了7~8个人。按照国家规定,陈云那里配有厨师、服务员、警卫员、司机,陈云除保留司机外,其他人员统统减掉了,他以身作则,减少得最彻底。同时,把小厨房也撤掉了,自己掏钱雇了一个女同志给他做饭兼做服务员,尽量减少国家的开支。

  按照国家规定,北京在每年11月15日气候转冷后,可以烧暖气。陈云也有规定,不到时间不准工作人员烧暖气。有一年冬天大概是11月初,北京出现了强寒流,虽然没有到规定的时间,各个单位大都烧起了暖气,但陈云不让烧。而天气又确实很冷,他就感冒发烧了。周总理起床以后,看了秘书写的条子,知道陈云感冒发烧了,就马上要车到陈云那里去探望。车子驶出中南海,很快到了陈云的家,当时陈云住在北长街71号,中南海的西门外,离中南海很近。陈云住在二楼,总理直奔二楼。

  成元功说,上去后我们就看到,陈云裹着被子,披着大衣,正在认真地批阅文件。总理第一句话就是:“陈云同志,你这样不行啊!这么冷的天气,你不让烧暖气,感冒了,这多耽误工作啊!”陈云看到总理来了,就下了地,穿着大衣和总理一起来到了办公室。我们就下楼去了。陈云感冒发烧了,还在那里办公,还在批阅文件,看到这情景,我们心里十分感动。我们在楼下等了大约两个小时,他们两人才有说有笑地从楼上走下来。陈云带着总理来到楼梯口一个约莫有七八平米的房间,指着里面说:“总理,这里有两个蜂窝煤炉子(取消小厨房后,陈云家用蜂窝煤炉子做饭),一个做饭,一个烧菜,我爱吃家乡菜,这炉子能烧出好菜。”总理看看,笑了笑,没说什么,他尊重陈云的做法。

  当时,总理对陈云的司机(还兼警卫、通信员和服务员)说:“别的我不管,但从今天开始,你必须为陈云同志烧暖气。”总理很严肃地又补上一句,“这个你要听我的,这是命令!”

  在回来的车上,总理怀着钦佩的心情对我们说,“我们要向陈云同志学习,他工作那么忙,但他对家里的事情却安排得那么细,那么周到”,“他抽烟只在自己的办公室抽,其他房间是不抽的,他懂得照顾别人”。总理说着就批评我们,“你们就不会给我想这个办法,也没有多想办法。”总理回到西花厅住处后,还对邓大姐讲陈云怎样精打细算,不管对国家,还是对自己家里都是这样。邓大姐也是很钦佩陈云同志的,她说,“陈云同志真是国家的好管家”。

  几个“不准”和“坚持”

  陈云夫人于若木说:“不收礼、不吃请”,这是陈云在解放后立下的一条规矩,身边工作人员也不得违反。“不迎、不送,不请、不到”,是陈云在去外地视察和休养时,对地方领导同志提出的要求,意在不打扰他们。建国初期,陈云已是党中央五大书记之一,但他始终要求有关部门在待遇上、宣传上不能把他和毛刘周朱并列。苏联政府赠送汽车,给五大书记一人一辆,他坚持把给自己的那辆车退回。实行工资制,有关部门给五大书记定为一级,他把自己改为二级。

  以陈云在党内的地位,公家配给一些家用电器是在情理之中的事。粉碎“四人帮”后,有关部门送来了一台崭新的收音机,陈云听说是花国家的钱买的,坚决地给退回去了。陈云的长子陈元,在大学是学无线电的,买了一台质量和性能都很好的收音机。听说确实是儿子花钱买的,他才收下。陈云在休息时喜欢听听音乐,听听富有江南家乡韵味的评弹,以后,这台收音机一直陪伴着他。

  陈云在上海工作休养时的保健医生、华东医院的孙寿娟介绍:20世纪60年代陈云休养时,他每到一处,先要秘书告诫当地党政领导,说他是来休养的,不要打扰地方干部的正常工作。如果需要,也会请他们来汇报工作的。所以,陈云无论到哪个省市,无论是乘飞机或坐火车,都不会有很多地方领导干部前呼后拥地迎送。

  孙寿娟说,1964年春节,我随陈云在广东从化休养。除夕夜,当时的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宴请几家在从化休养的首长、家属及随员共同欢度春节,只有我们这一家在自己住处吃年夜饭。受首长影响,我们随员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每餐三菜一汤,餐餐都得将多余的菜平分吃掉,不得浪费。当时在一起吃饭的工作人员都是北方的,只有我一个人是上海的。我没吃过大蒜,但是我们都能自觉地遵守纪律,在首长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了很多很多,当然也学会了吃大蒜。

  陈云穿的衣服也是补了又补。20世纪60年代初,我看到他的一件皮背心补了一块又一块,他告诉我那是长征时就穿的。70年代末我再见到他时,皮背心不见了,说是被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但他随身还有一条旧军被,军绿色已褪成白色了,还一直在用。一次我为他整理衣物时,发现一双胶鞋的鞋面老化得开裂成地图状了,他还舍不得丢弃。

  20世纪90年代的陈云年迈多病,来上海休养期间,某一天他突然宣布“不喝橘子汁了”。对于陈老的这一决定,我们医护人员感到很突然,也不理解。原来,首长问过身边的护士“橘子多少钱一斤,一杯橘子水需要几个橘子”等问题,他认为太贵了。其实,陈云并不知道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橘子也是老百姓家的平常事了。后来我们向他解释,喝橘子汁是给他补钾的,因为缺钾会影响心脏功能。橘子中含钾量高,如果不喝橘子汁而改成吃药补钾,则费用比喝橘子汁还要高,这才说服他继续喝橘子汁。

  陈云的粗茶淡饭在全国干部中是很突出的。他说:“鱼翅海参是山珍海味,以前地主吃的。”20世纪60年代,他的饮食标准是每餐一荤一素,荤菜也就是几块带鱼之类。20世纪90年代则是中午一荤一素,荤菜就是鱼丸、肉丸之类,晚上是两个素菜。他总是把饭菜吃完。记得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除夕夜,当时分管接待工作的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力平同志带领大家向陈老拜年。当时陈云正在吃晚饭,桌上放着两盆菜(一盆豆腐,一盆炒荷兰豆),老人家正吃得津津有味。王书记不禁感慨:“这就是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年夜饭啊!”

  告诫革命后代“束身自爱”

  孙寿娟说,陈云对子女严格要求。我曾亲耳听他对秘书说过,孩子外出一律不得乘轿车,看电影自己买票,不许搞特殊化。陈云子女多,孩子们穿的衣服,都是夫人于若木同志自己裁剪,一针一线缝制而成的。

  大革命时期和陈云一起参加革命的陆铃生的儿子陆恺悌解放后写信给陈云,他深情地回忆:陈云伯伯1949年6月19日写给我的第一封信,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受党的教育,为我指引了人生的航向。那时,上海刚解放。我在写给陈云伯伯的第一封信中述说了我们家因父亲奔走革命、离家二十年没有音讯,老小三代生活艰辛,自己初小毕业无力升学等苦衷。陈云伯伯收到信后十分重视,当天就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回信,针对我的问题深入细致地作了思想工作。他在信中写道:“从个人方面说,我与你父亲都顾不上子弟的入学和生活,没有尽到父兄的责任,但是这点我们当年都计算了的,如果只顾一个人的家庭子弟,就无法努力于改造整个社会,我们就这样决定了,弃家奔走。”“我以父兄的责任,还要叮嘱你一件事,而且你可以把这一段话上所说的抄给廖霓云(陈云伯伯的表弟),要他注意。你和霓云千万不可以革命功臣子弟自居,不要在家乡人面前有架子,或者有越轨违法行为,这是决不允许的。你们必须记得,共产党人在国家法律面前是与老百姓平等的,而且是守法的模范。”“我与你们的父亲既不是功臣,你们更不是功臣子弟。这一点你们要切记切记,你们必须要守分守己,束身自爱。”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www.djnb.cn 作者:吴振兴 责任编辑:幽幽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