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铁军> 人物

“一门忠烈”——宁波“沙氏五杰”的红色人生

沙文威:从事共产党情报工作的精英

  沙文威(1910~1999)是沙氏兄弟老四,原名文溶,字重叔,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牺牲的二哥沙文求(曾化名史永),遂改名史永。他在浙江省立第四中学读书时就很活跃,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宁波地委委员、组织部负责人,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因中共浙江省委遭到破坏,沙文威失掉组织关系,次年在乡下养病期间被捕。由于沙孟海曾担任国民党高官朱家骅的秘书,与陈布雷又是同学兼同乡,于是沙孟海请朱家骅及陈布雷的弟弟陈训慈帮忙,把沙文威保了出来,随后又帮助他在南京电话局找到一份工作。
  后来,沙文威经老同学介绍,见到了大革命时期浙江国共合作领导者宣中华的夫人吴先清。当时,吴先清在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任谍报组组长。她经过认真审查,于1934年10月向沙文威宣布,党组织决定恢复他的组织关系,并调遣他到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工作。
  1936年,由留俄同学介绍,沙文威进入南京市“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蒋介石任会长),继而参加蒋介石亲自主持的“庐山军官讲习团”,从中获取了大批机密材料。返回南京后,他把这些如数交给了负责中共情报工作的李克农。
  1937年,沙文威在沙孟海介绍下,转入国民党最高统帅部军事委员会属下、以朱家骅为主任的参事室任干事。于是,无数绝密文件通过沙文威源源不断地到了周恩来手中。1941年,他又随朱家骅加入中统局“特种经济调查室”,继续从事情报工作。
  皖南事变后,周恩来担心沙文威的安全,让他从重庆撤了出来。到达上海后,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刘晓让他留在上海做保卫工作。不久,江苏省委转至淮南,沙文威奉命重返地下党情报系统,成为潘汉年的得力干将。
  抗战胜利后,潘汉年要求沙文威再次打入国民党军政机关。当时,朱家骅已被任命为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兼中央研究院院长。在沙孟海的推荐下,沙文威被聘请为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专员。他以这个公开身份作掩护,在三嫂陈修良直接领导下,从事情报和策反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沙文威利用特殊身份,参与策动了多起国民党军起义。他还与打入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党员、国民党少将汪维恒密切配合,获取国民党东北和华北大量军事情报,被誉为“红色情报专家”。
  新中国成立后,沙文威先后担任南京市人民政府人事局副局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www.djnb.cn 作者:裘伟廷 责任编辑:幽幽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