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铁军> 人物

笔尖扫敌寇陷阵为解放——追忆我的父亲林之新

  父亲牺牲的事,我小学3年级时才得知。那时我在无锡师范附小上学,有一次,时任无锡市妇联主任的母亲来学校做报告,讲的是林之新烈士的革命事迹。讲着讲着,我发现母亲眼眶红了,还一次次地擦眼泪。我心里一怔:林之新,任小新,会不会?不不,他姓林,我姓任呀!

  放学回家,见母亲正在阅读文件。我突然问道:“妈,林之新是我爸爸吗?”“你怎么知道的?”母亲猛然回头,我们四目对视,都怔住了。我扑到母亲的怀里,放声大哭。以后,我从母亲、从叔叔林康、从父亲战友那里,对父亲有了更加多的了解。

  学生时代建立救亡志

  祖父是个有心人,虽然家境困难,但他省吃俭用,让4个儿子都上学受教育。1937年,父亲初中毕业后,到饭店做杂工,以“艾汀”、“林梓辛”等笔名向《申报》和《新闻报》投稿,靠打工和稿费收入,在滨海中学读完了高中,并考上大学,在新闻系念书。

  读高中时,父亲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能阅读到各种进步书刊。他经常组织学生上街散发传单,宣传抗日,募捐救国款,为前线抗日将士运送食品和药品。1939年1月,父亲加入了共产党。

  在他上大学的时候,一次,父亲去秘密地点参加会议,因故迟到了,当他赶到时,会址已被日伪特务包围,他立即离开才幸免于难。因情况危急,地下党通知他立刻转移。父亲赶回家却没进门,只是从门缝里向祖母取了支钢笔,就离开了上海。

  用笔杆子与敌人战斗

  l940年夏,父亲到了澄(江阴)锡(无锡)虞(常熟)抗日根据地。他在部队六年半,大部分时间是做新闻工作。当时父亲还很年轻,他经常深入前线,深入实际,以“艾汀”的笔名写过很多通讯。

  原江苏省出版局局长高斯是父亲在《江潮报》工作时的战友,他写的《林之新在〈江潮报〉社》,使我知道了不少父亲办报的情况。父亲是在抗战胜利后调到那里任副社长的,当时报社30多人,编辑、记者不少是大学生,报务员则是些十三四岁的孩子。高伯伯文章中说:“林之新很善于做知识分子的工作,也能教育顽皮的孩子。他对人很热情,大部分同志他都个别谈过话。他来不久,就组织了一个文娱小组,教大家唱歌,举行晚会,还组织篮球比赛,跟大家打成一片,给同志们印象很深。”

  巧用政治攻势解围

  1943年7月,父亲调任如西县委宣传部长,不久又调任车马湖区区委书记。他对如西情况非常熟悉,当地群众习惯叫他林政委。

  次年9月,吴家窑据点的伪军突然袭击我大石乡,抓去20多名基本群众,作为逼交伪捐的人质。此时,吴家窑伪据点已孤悬于石庄和如皋之间,正是我军开展政治攻势的好时机。父亲和车马湖区区长许璋研究后,认为燃眉之急是要救出群众。

  第三天晚上,由父亲带领20多名基干民兵,在据点南堍封住大桥,向敌伪喊话,许璋率领区游击队在据点东侧和北翼担任警戒。父亲先朝天鸣枪警告并申明:今天不是来拔除据点的,是要同他们谈几个问题。他以坚定而又平和的语气,向伪军讲解了形势,希望他们不要执迷不悟。“我要求你们,立即把抓去的老百姓放回来!如果与人民为敌到底,将来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是要算总账的!”

  此后,父亲又给据点里的伪军补了一课。他对一个两面派分子说:“新四军已决定拔除吴家窑据点,他们猖狂不了几天了!”这家伙当天就给据点传了信。伪军放回了抓去的群众,溜进了如皋城。

  英勇作战,壮烈牺牲

  我尤其关心父亲是如何牺牲的,为此我四处寻访。后泰县党史办公室的同志,寄来了有关父亲牺牲前后的珍贵史料,使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同年秋,父亲调泰州独立团任政治处主任。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阻击敌人”和边区的“反抢粮”斗争任务,父亲和团长吴石梅带领一部分部队,在海安以南、柴湾以北的公路沿线活动。

  11月14日,父亲奉命带领四连驻在丁许庄,以稳定群众情绪,打击小股敌人,保护群众正常生产。15日凌晨,父亲和指导员任启贤带着两个排的兵力行进时,遭到国民党军两个营的突然袭击。父亲沉着地指挥部队阻击,并组织突围。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父亲带了一排和警卫班边打边撤。战斗不到20分钟,父亲身中数弹。他左手捂着伤口,右手用手枪射击敌人,同时指挥机枪手狠狠打击敌人。当机枪手牺牲后,父亲又冲上去,用机枪打击敌人,直到壮烈牺牲。

  当晚,部队撤到雅周区东夏乡,父亲的遗体也被抬到东夏乡。独立团的同志和当地群众,对父亲的牺牲非常悲痛,连夜买了一口桑木棺材,把他安葬在东夏乡王家空村。

  苏中一分区钟民政委、吴永湘司令员对父亲的牺牲十分悲痛,深为惋惜。此时距离父亲和母亲结婚不到1年时间。1947年1月13日,父亲牺牲58天后,我才呱呱落地。为了纪念我的父亲,周伯藩伯伯(南京市委原副书记)的夫人韩玲阿姨为我取名小新。

  1953年3月,扬州专员公署将父亲灵枢迁到泰州市烈士公墓,重新安葬,立了石碑。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www.djnb.cn 作者:任小新 责任编辑:幽幽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