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铁军> 人物

陈毅赋诗赞淮河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十大元帅之一陈毅同志,素有“一代儒将”,“元帅诗人”之美誉。他一生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无论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纵横捭阖的外交场合,挥笔书写瑰丽诗词350余篇,其中1943年春赋诗《淮河晚眺》,赞美淮河美好风光,抒发抗日豪情壮志,垂名青史,广为流传。

  1943年1月10日,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及直属队转移到盱眙县黄花塘。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入反攻阶段,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解放区军民打击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反“扫荡”斗争。新四军在陈毅、刘少奇领导和指挥下,主动出击,消灭敌人,连续收复了许多据点,使解放区不断扩大。陈毅军长面对日渐好转的抗日斗争形势,纵览流经盱眙的淮河,心情舒畅,诗兴勃发,于1943年春写下了《淮河晚眺》:

  柳岸沙明对夕晖,长天淮水鹜争飞。

  云山入眼碧空尽,我欲骑鲸跋浪归。

  《淮河晚眺》,短短28个字,选取春日淮河、晚霞辉映、柳绿沙明、群鹜争飞、天水连碧、云山渺渺富有典型特征的景物,以妙合天工、和谐自然的凝练诗句,描绘出盱眙淮河傍晚一幅生机盎然的淮水夕照图,从而展现出淮河流经盱眙的旖旎风光。作者于抗战节节胜利之日,和煦春阳夕照之时,纵览淮河美丽风光,想到祖国的山河和同胞正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蹂躏,胸中升腾出爱国激情,抒发驱逐日寇、收复失地、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的革命豪情。“我欲骑鲸跋浪归”,意象超拔,想象奇特,充分显示了解放区军民排山倒海、降龙伏虎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誓夺抗战胜利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斗志和雄心壮志,为全诗优美和谐的艺术画面,令人神往的审美境界,注入了崇高壮丽的思想情操。

  全诗意境高远,气势雄伟,素描与想象交相映衬,写景与抒情有机统一,洋溢着爱国主义豪情,彰显出浪漫主义韵味。盱眙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将陈毅《淮河晚眺》挂在纪念馆醒目位置,留给盱眙人民永恒的垂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www.djnb.cn 作者:夏维新 责任编辑:幽幽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