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铁军> 人物

粟裕将军曾住我家

  我的老家在孝丰山河镇(现为浙江安吉县天荒坪镇)一个叫吴家道的村落,那里群山环抱,修竹茂林,山溪湍流,水清见底。

  1945年的正月,新四军解放了孝丰,乡亲们褒称新四军为“四老爷”。从镇上张贴的公告上得知:新四军司令员是粟裕,政委是江渭清。

  不久,这两位首长驻扎在了我家,历时8个月之久。

  老家是一座大宅院,围墙的大门上有“爱吾庐”字样,园内门还题有“花好月圆人寿”。两位首长住在“前堂前”的楼上,我们一家单住“里厢”,其余都让给指挥部使用。

  当时,我在浙西二中读书,正值寒假。家乡解放了,学校暂时停课了,因此我在司令部隔壁,相邻共处了数月,得知了好些新四军以及粟司令员值得怀念的事,受教育殊深。

  政委江渭清隔三五天就会烧几个菜,召集当时俘虏中的连营级以上军官八 九人,围坐一桌,在饭桌上讲形势、政策,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我曾几次偷看。

  我祖父吴志容,为人比较忠厚,被称为“开明绅士”。刚解放时,他因对新四军不甚了解,因此暂避在附近的山村。粟司令员平易近人,听闻我祖父是个开明人士,进驻我家不久,即吩咐警卫员:“把我的马牵去,请吴老先生回来!”两人一见面,即谈得很投机,从“修身治国平天下”谈到“三民主义”,再到“抗日救亡”,相谈甚欢。祖父每次被粟司令员邀去谈话,回来总是笑容满面。祖父从粟司令员处得到许多教诲,所以在后来土改时,他起了榜样作用,受到表扬,并参加了临安专区的第一届政协会议。

  驻扎在我家乡时,粟司令员经常偕同战士参加种菜。有一次,他拿了一小包菜籽,问农民李茂才:“这东西现在好种吗?”李茂才是村里的种植能手,一看是萝卜籽,便摇摇头说:“种不来,种不来。”“是不是种下去长不出来?”粟裕笑着说。“长是长得出来,光长叶子,不长萝卜。”李茂才回答说。粟裕开怀地笑着说:“能长叶子就行,有萝卜叶吃就非常好了。前些日子部队刚来,什么菜都没得吃,只有到山上去挖野菜。”粟司令员的话说得很实在。李茂才连声说:“种得,种得,包你们有得吃。”说得两个人都笑了起来。后来部队奉命北撤离开吴家道时,粟司令员还派人把吃不完的瓜菜都送给了村民们,让身为长工的李茂才感动得涕泪横流。

  我的故乡安吉天荒坪吴家道,解放后已成了“革命教育基地”,村前立有碑石。据说老家或将建立“粟裕纪念馆”。我真为之高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www.djnb.cn 作者:吴士昌 责任编辑:幽幽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