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铁军> 人物

徐巧珍智斗顽敌

  也许沙家浜镇的年轻人谁也说不上她的模样儿,因为她早在1966年就病故了。然而,从她家留下唯一的一张合家照上可以看出,徐巧珍年轻时候的面容是那么清秀,而她又是那么机智沉稳、胆大心细。

  徐巧珍的丈夫徐少琴,是1928年入党的老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又当上了新四军的交通员。她家有条有棚的小木船,船上备有柴米油盐,还有只小行灶,遇上紧急情况,就在船上过夜。

  1940年春天,新四军来到了村里,徐巧珍忙里忙外做好接待工作。这天晚上她对丈夫说:“当兵要当新四军,因为新四军是我们穷人的队伍。”第二天,他们夫妻俩把大儿子徐阿华送到了部队。徐巧珍看到儿子经常立功受奖,打心眼里高兴。

  一个冬天的凌晨,一群日本鬼子突然包围了曹浜村,新四军后方医院的几个医生护士都住在村里面,朝夕相处的亲人遇上了危险。徐巧珍闻讯后,想到住在她家的卫生员王嶙,就一个箭步冲到王嶙的房里说:“小嶙妹子,快跟我来!”

  王嶙操的是上海口音,要是被日本鬼子发现难逃劫难。王嶙被徐巧珍拉着急走,绕了几个圈子后,来到了一间侧屋暗间。徐巧珍叮嘱她说:“藏在这里不要出声,要是被发现了也不要讲话,装成我的妹子。”说完就出门去了。外面的声音很杂乱,鬼子的皮鞋声、小孩的哭喊声、女人的尖叫声响成一片,而王嶙的藏身之地安然无恙。

  有一个夏天,新四军的一批武器弹药要运送出去,徐巧珍与丈夫商量后,把这些物品藏在棺材里,还放了两副臭猪肠,装扮成出丧的样子。路过日军岗哨时,两个伪军吵着要开馆检查。此时,披麻戴孝的徐巧珍说:“你们要检查,就让你们检查吧!但先得让我们走开了再开棺。”

  伪军问:“为什么?”徐巧珍哭着说:“他是得瘟疫病死的,传染很快,我们怕传染上这种病。两个伪军听了,吓得赶紧捂着鼻子嚷道:“快走!快走!”

  1940年秋天,徐巧珍的儿子徐阿华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村上的人怕徐巧珍受不了,特地安排了几个妇女守护在她身旁。这天下午,当人们把徐阿华的遗体抬过来时,徐巧珍出人意料地冷静,她只是默默地替儿子擦干脸上的血迹……

  几十年过去了,以前的事似乎都渐渐地淡忘了,但有一个人绝对不会忘记,那就是江抗副司令员杨浩庐的夫人王嶙。

  1980年,正在北京工作的王嶙专程来到曹浜村,寻找曾经救过她的房东大嫂徐巧珍,可是徐巧珍离开人世已经有14个年头了。人去了,村庄的面貌也变了,可那幢熟悉的老屋还在,王嶙久久地伫立在那里,无限遗憾地说:“亲人哪!你在哪里?”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www.djnb.cn 作者:余光 责任编辑:幽幽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