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专栏信息

学习进行时丨学习总书记重要论述,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学习进行时】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这释放出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强烈信号。

  定格的瞬间,蕴含着珍贵的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期间,常常停下脚步,一次又一次将目光聚焦到作风建设上。让我们深刻学习领悟总书记重要论述,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党群服务中心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在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党群服务中心,墙上张贴的《服务群众事项清单》,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过去更多的是要求群众去做事,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给群众办事、做服务,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

  为基层减负成效好不好,基层干部最有发言权。“要开的证明少了,对接上级部门的权责更清晰了,让我们有更多时间、精力走村串户,为群众服务。”四邑村驻村第一书记说。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时,同当地村民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调研。

  在港中坪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子里,村党支部书记段德喜向总书记汇报了切身感受到的变化:“我们村部最多的时候有38块牌子,现在只有12块了。”

  段德喜告诉总书记,现在需要村里开的证明少了,原来最多的时候有20多项,包括死亡证明、出生证明等,现在多数都不用了,职能部门交办的事也少了。村干部手机上的微信工作群也从最多时的30多个减为现在的4个。大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老百姓服务了。

  总书记点头肯定。他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抓下去。

  今年,在谢家铺镇港中坪村,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牌子又减少了,只剩下10块。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新华社记者 燕雁摄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延安,瞻仰革命圣地。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总书记在“延安时期的十个没有”展板前久久驻足。展板上写着:“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

  “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022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锦州市考察辽沈战役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馆内悬挂着一面“仁义之师”锦旗。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已经熟了,行军路过的解放军战士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

  “毛主席说‘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总书记的话语意味深长。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在看到焦裕禄提出的“干部十不准”时,总书记十分认真地逐字逐句阅读。

  不准用国家的或集体的粮款或其他物资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一律不准送戏票,十排以前戏票不能光卖给机关或几个机关经常包完;一律不准到商业部门、合作社部门要特殊照顾……

  总书记仔细观看修改痕迹明显的“十不准”底稿,认真听取讲解,并对随行人员说,中央在制定“八项规定”时,曾受到“十不准”的启发。

  兰考是焦裕禄精神发祥地。从1962年12月到1964年5月,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470多天,依靠群众、团结群众战风沙,斗“三害”,开创了工程治理和生态治理相结合的路子。

  总书记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

  遇到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总书记说:“我们来是同一个目的,我也是来学习的。”

  

  这是西柏坡纪念馆内的“六条规定”展板。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纪念馆内,总书记在一块展板前站了很久,一条一条对照:“不做寿,这条做到了;不送礼,这个还有问题,所以反‘四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少敬酒,现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少拍掌,我们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这一条坚持下来了;第六条,我们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1949年3月,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硝烟刚刚散尽,中共中央离开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进京之前专门制定“六条规定”。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提到“赶考”一词,饱含忧患地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总书记驻足的这些地方,体现着我们党对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

  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党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十多年驰而不息,“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成为越来越多人发自内心的感慨。

  策划:储学军

  统筹:车玉明 李志晖

  执行:万方 王子晖 翁伟庆

  主笔:金佳绪 刘淼 潘子荻

  参与报道:梁建强 刘扬 史梦 关溪娟 程文超 闫起磊 曲澜娟

  新华网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营业执照信息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021-62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