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制度创新、区域协同……上海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围绕如何绘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工笔画”建言献策,这些热词频频出现在讨论之中。
应勇市长在回答记者关于“垃圾分类”相关工作提问时表示,去年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成效明显,好于预期。全市基本形成了垃圾全程分类收运的体系。
今天上午,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应勇市长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应勇表示,上海经过两年多努力,对业务流程和办事流程再造和重构,使这项世行评估指标大幅提升。
上海市人民政府今天举行记者招待会,应勇市长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希望有更多人能到这些老建筑去“打卡”,这也是我们对历史风貌、城市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保护。
“在长三角距离很近的两个城市,同时上马两个几乎相同的项目,有没有必要?”两会会场内,市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科研部部长姚薇抛出的这一问题,引发了与会代表们的讨论。
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大会共计收到市人大代表十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44件。去年市人大代表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形成22篇调研报告,这些调研成果转化为代表建议,有效地促进了建议质量。
“建筑电工证、高压电工证、低压电工证、资格证……现在一个电工能有七、八个证,证一多,培训、考证、审证的压力太大了。”记者在住建委摊位前看到,一位个子不高的市人大代表正用特别洪亮的声音在提交建议。
二级以下的旧里63万平方米,4个历史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占中心城区总量的27%……如何走出一条旧区改造、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有机结合、统筹推进的新路?这是摆在黄浦面前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