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男子只带一部相机闯入已封闭10年景区失联
省登山协会:
缺钱,每次救援都是志愿者AA制
1月4日,都江堰蓝天救援队安排了14名救援人员上山搜救,接下来几天又出动了近40人次。队长苟少林说,参加救援都是免费的,救援到目前已花了4000多元。“这笔钱都是我们几个队员自己掏的。”苟少林说,按照规定,每次出勤救援,费用都是AA制,“这样一来,一些还在考核期的志愿者坚持不下来,没多久就走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四川省山地救援总队是四川省登山协会下属全省唯一一支山地救援队。该总队下辖11支支队,分布在宜宾、泸州等地,由登山志愿者经过培训后组成队伍,目前正式队员有170多人,候补队员1000余人。省登山协会副秘书长高敏说,目前专业登山救援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钱,而这直接制约着专业登山救援队的发展,“没有钱,设备跟不上,也没有经费组织队员培训。”
高敏说,每次去救援,花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基本都是AA制,志愿者自己掏钱。“有时当地政府或被救者家属给予一点支持,但这样的情况很少。”
高敏说,要发展登山救援队,一方面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也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一些企业的赞助,否则举步维艰。
数据
驴友遇险被困 2015年全省15起致5人死亡
四川作为一个多山省份,每年有大量驴友慕名而来。据四川省登山协会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省约发生了15起驴友遇险被困事件,造成5人死亡。2015年3月,彭州银厂沟,两名驴友闯禁入区被困,1人掉落山崖身亡。几个月后,黑竹沟陆续发生两起驴友遇险死亡事件,共有4人遇难。
就在胡力等人被困龙池景区前两天,为看新年日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的8名大学生被困都江堰与汶川交界处的赵公山,经过警民12小时跨年营救才脱险。
华西都市报记者整理发现,这几年被困的驴友,多为没有任何登山经验、无准备的“菜鸟”,而遇险地主要集中在一些未开发的无人区或森林公园禁区,一旦发生危险,不能或者不会自救。统计发现,四姑娘山、贡嘎山、黑竹沟、赵公山、牛背山等地,为发生事故最多的未开发区域,几乎每年都有驴友有去无回。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选稿: 王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