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郊年俗大搜罗 每个上海人都有的乡间记忆
http://news.online.sh.cn 2017-01-23 09:32 稿件来源:新民晚报
点击图片看下一页
崇明:祈愿丰收厾米囤
CFP图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崇明人家称为“廿四夜”,崇明人过年,就从“廿四夜”灶王节开始,其中“卷银包”、“廿四糖”、赤豆饭都是不可缺少的祭食,包含了很多美好的寓意。祭完灶,家家户户就会吃廿四夜饭,最有特色的,是赤豆饭、卷银包。
赤豆饭烧好要满满当当盛一小碗出来供在灶头上,是要孝敬灶神公公的。吃饭时,如有家人外出不在场,也要为其盛上一碗赤豆饭,摆在桌上,以示全家团圆。此外,还要另盛一碗赤豆饭放置在碗橱内,留到大年初一再食用,即所谓的陈年饭,据说这样能继续去年的好运。
卷银包是用面粉摊成的比春卷皮子大一点的制品,里面包上金瓜丝、豆瓣酥,或茨菰豆腐、青菜豆腐等菜肴,成长条形。民间也有用百叶包卷菜肴当卷银包的。崇明的东部,卷银包也叫叠钱梱,是一道过年时必不可少的祈福纳吉的吃食。
遍地稻香的崇明岛,乡间田头,过年时有的人家还保留着老底子的传统,比如厾米囤,又称打米囤。除夕下午,主人会在自家场院里,用盛着石灰的布袋或篮子,在地上点击一个一个白印,地面上白花花的,用来祈盼来年丰收。忙罢了厾米囤,主人会将灶王爷像毕恭毕敬放进灶龛里,挂上喜串,燃烛焚香,摆设供品,叩头礼拜。然后一家围坐开始吃年夜饭。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选稿: 甘薇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