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家小姐到革命战士
赵珍(1920-1996),浙江宁波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入党。曾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张小滨是赵珍的女儿。
我的母亲赵珍出生在宁波一个富裕的家庭,家族为宁波北门首富。清末年间,赵家已在宁波、上海、杭州、苏州等地拥有房地产和航运事业。在上海的巨鹿路、四川路曾有多处花园别墅。母亲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富有的衣食无忧的环境中。
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鬼子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中华民族面临着山河破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母亲此时是宁波效实中学的初中学生,在国难当头的关口,接受了进步的思想,她毫不畏惧地选择了祖国、选择了民族。1938年4月,她参加了“抗日救亡宣传队”,在宁波及周边地区活动,演出唤起民众抗击日寇的节目。她活泼大方,能唱能跳,曾在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中担任主角。同年,母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负责秘密保管组织成员的名单,那年她刚满17岁。
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里,党组织注意到母亲追求真理、爱憎分明,要介绍她加入共产党,在当地做地下工作。年少的母亲则表示非要参军,亲自拿枪打鬼子不可。经党组织研究,同意介绍母亲去参军。母亲首先说服了我的外婆。外婆虽明事理,支持女儿去打鬼子,却又不放心一个女孩子单身离家。为了日后好有个人照顾,外婆为母亲在门当户对的金融界人家说了一门亲事,并要求男孩与母亲同行,那男孩也一口答应了。男孩既是母亲的同学,又是同一宣传队的队友,彼此都认识,母亲也同意了这门亲事。
1939年1月,母亲和对方约定了离家的时间和地点。出发的时刻到了,却不见那男孩的踪影,母亲在犹豫和不安的瞬间,作出了人生重要的抉择:她义无反顾地只身一人踏上了抗日的征途。她背熟了经过每一个交通站的接头暗语,记下了从宁波到安徽云岭的曲折路线,穿着褴褛的衣衫,装扮成蓬头垢面的难民,向着光明奔去。一路上,她看到田地杂草丛生、村庄残垣断瓦、路旁尸骨累,国破家亡惨不忍睹的景象更激起她一定要打走日本鬼子的决心。她忍饥挨饿、历经艰险,通过一道道关卡,徒步两个多月,终于在3月的一天抵达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安徽云岭,成为著名的“军部教导总队八队”的一员。
母亲接受了考验,同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那残酷的抗日战争年代,因缺医少药,母亲先后失去两个儿子,却始终没能动摇她救国救民的决心。她经过战争的洗礼,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从一个富家小姐成长为职业革命者。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了她深爱的祖国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