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河口战斗
高志荣(1914-1984),湖北麻城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全面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第四支队九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二师四旅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海军舟山基地司令员、东海舰队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任新四军第四支队九团副团长。
为了打击日寇,挽救民族危亡,集结在皖西的新四军第四支队奉中共中央之命,挥师东进,北上抗日,于1938年4-5月间抵达无为、巢县等地,开始了抗日游击战争。
巢县沦陷后,日寇经常下乡“扫荡”。蒋家河口位于巢县东南约5千米的地方,河口杂草丛生,芦苇茂密,有靠船上岸的简易码头。
通过反复侦察,初步掌握了日本鬼子的活动规律:鬼子几乎每天上午八九点钟分乘一两艘汽艇或橡皮艇,在蒋家河口码头上岸,到附近一带村庄骚扰百姓,捉鸡牵羊,搜刮财粮。每次来的人数为10~30人不等,抢劫后于午饭前返回驻地。九团副团长高志荣决定在蒋家河口设伏,让侵略者尝尝新四军的铁拳头。
5月12日拂晓,二营的战士们在营长黄仁廷、侦察参谋郭思进的带领下,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秘密潜入伏击圈。团侦察队隐蔽在河口两岸的堤埂下面,准备正面迎敌;四连二排作为预备队埋伏在村庄里;四连一、三排隐蔽在河口北边的高地下,准备阻击增援之敌。
5月的河边,芦苇荡里湿气侵衣,春末的小虫撩人奇痒,初夏的瞌睡催人打盹。红二十八军的老战士,都有着三年以上丰富的战斗经验,他们纹丝不动地握守着这张铁网,坚定地要打响新四军击毙日寇的第一枪。
上午8点左右,一阵嘟嘟的汽艇声从巢县方向的河面隐约传来。不用指挥员提醒,汽艇声音就是命令。所有指战员都警觉起来,一个个竖起了耳朵、瞪大了眼睛。
这股日寇属于驻守在合肥和巢县的日军坂井支队。1937年冬,他们占领了南京并大肆屠杀南京同胞30万人之后,一路沿长江向西进发,先后占领合肥等安徽的大小城市。由于日寇在这里没有碰到任何抵抗,思想非常麻痹,戒备十分松懈。
上了岸的鬼子,倒背着枪,披着和煦的阳光,哼着日本的小曲,大摇大摆地迈着方步,如入无人之境。见此骄狂自大、目中无人的日本兵,潜伏着的新四军战士个个把牙咬得咯咯作响,等待着指挥员的号令。在黄营长的命令下,只见郭参谋一声枪响,最后一个刚上岸的鬼子应声跌入水中。两岸埋伏的战士们机枪、步枪、手榴弹齐声怒吼,密集的火力压得鬼子抬不起头来。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鬼子措手不及,来不及抵抗,企图返回汽艇,转身一看,汽艇已经被手榴弹炸得底朝了天。涉入水中的鬼子更难以施展手脚,只能被动挨打。随着新四军的枪声,鬼子们纷纷中弹毙命,倒入水中。
有一个鬼子仗着有点水性,要潜水逃跑,我们一个熟知水性的战士游过去把他按在水中淹死了。
这场战斗出敌不意,行动迅速,干净利落,仅用了20分钟,就全歼了25名日寇,缴枪15支、日军军旗1面,新四军无一伤亡,大获全胜。
蒋家河口战斗是新四军组建后在抗日战场上打的第一仗。首战告捷,军威大振,揭开了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日战争的序幕,打得日寇草木皆兵,打出了华中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魏晓台根据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