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岗初战告捷
童炎生(1911-1985),江西安福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连长、团政治处主任、独立旅政治部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江苏军区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时任战斗连连长。
童小平是童炎生的儿子。
1938年,继沪、杭、宁沦陷后,徐州失守,武汉也岌岌可危。在很多人的心头弥漫着一种“日军不可战胜”的悲观情绪。而此时,粟裕同志率领的新军先遣支队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五四指示”精神,从皖南岩寺镇出发,突破数道日军封锁线和国民党溃军的阻扰,日夜兼程,挺进苏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
当时的苏南一片混乱。国民党军队及其地方官员丧魂落魄,逃之天夭,一些民族败类凑合的“维持会”等伪政权助纣为虐,地痞土匪蜂拥而起,趁火打劫,各种名目的“游击队”占地为王,敲诈勒索。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此情此景,我新四军战士深感痛心,无不怒火中烧,急切地盼望着早日摆开杀敌战场,打开江南抗日局面,解民族之难,救人民之苦。
鉴于这种情势,刚到江南的新四军决定要以军事上的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谬论,扩大新四军的影响,提高人民群众抗战的勇气和信心。
1938年6月17日,在位于江苏镇江西南15千米一个叫韦岗的丘陵地带的公路旁,刚成立不久的新四军的一支抗日先遣支队,出其不意地伏击了一个日军车队。这场战斗,就是新四军进入苏南抗日的处女战一-韦岗战斗。
为配合先遣支队行动,6月14日,一支队从第二团挑选历经三年击战争考验的老红军战士80多人,临时组成一个战斗连,连长由童炎生担任,归粟裕同志直接指挥。
6月16日,先遣支队在粟裕率领下,战斗连和先遣支队的警卫班、侦察班共100余人,冒着倾盆大雨连夜急行军奔赴韦岗赣船山口设伏。
韦岗位于镇江西南15千米,是丘陵和小山地。镇(江)句(容)公路从这里蜿蜒通过,是日军的交通要道。公路的东侧有标高198米的赣船山,西侧有标高455米的高骊山,公路在两山脚下形成一条弯道。公路两边的小山包上都是阔叶树,利于部队隐蔽,还有两条小路,便于部队撤出。这是打伏击的好地形。
17日上午8时10分,从镇江驶来的第一辆日军汽车向伏击地点驶来,侦察班按照部署隐伏不动,让汽车通过,然后再截断其退路。当敌人的汽车进入山间公路时,粟裕下令开火。战士们用机枪、步枪向敌人迎头射击。汽车的引擎被击中,滑行了一段停了下来。鬼子被打蒙了,跳下车来狂奔逃命。
这时,童炎生按照指挥员的指示,派出两个班占领赣船山南公路东侧地点,向句容方向警戒,另外派出一个班警戒镇江方向,其余部队准备继续截击敌人的汽车。
虽然这时战士们全身湿透,疲劳极了。但士气旺盛,斗志昂扬。
过了六七分钟,敌人的第二辆车又进入伏击区。也许是天雨有雾,也许是公路多弯道,敌人并没有发现前面的情况。当这辆汽车离战士们只有50米远时,机枪、步枪一起开火,击毙了驾驶汽车的日本兵,汽车失控翻入公路以西的水沟里。车上共有三个鬼子,驾驶员已经毙命,一名鬼子跌入水沟,另一名受伤躲藏在车底未被发现。
当粟裕带战士们冲到跌入水沟的鬼子跟前时,这名鬼子突然从水沟中跳出,举刀向粟裕劈来,粟裕身后的干部、战士发现后一起射击,将其击毙。当粟裕和战士们搜查车内物件及准备焚烧该车时,潜伏车底的鬼子乘机将一战士刺伤。来自三支队五团的参谋兼侦察连长温国德当即和这名鬼子扭打在一起。两个人从公路上打到水田里,又从水田里打进几米深的沟里。指战员们仓促之际群起向敌射击,最后温国德夺过鬼子的军刀终将鬼子刺死,但温国德也被刚才的枪击误伤。这两个鬼子一个叫土井,是个少佐,另一个是大尉梅泽武四郎。
战士在打死的军官身边缴获1支手枪、1把军刀,在车上缴获保险箱1只。战士们草草收拾了一下战利品就又回到原有阵地待命。
过了5分钟,敌人第三、四、五辆车接踵开来。第三、四辆车被击中后停于路南口,第五辆车见有伏击,立即停车。这时埋伏于公路两边的指战员从四面八方冲向敌人,将第三辆车和第四辆车的鬼子团团围住。鬼子看到自己被包围,马上组织反击。两个军官高举军刀,带领20多个鬼子,号叫着冲来,准备用刺刀拼杀。这时我军机枪猛烈射击,一下打死十多个鬼子,打伤七八个,鬼子一下慌了神,全部溃退。
第五辆车上的鬼子全部跳到车下,利用地形地物,潜伏于公路之两侧草丛中向我方射击。后来鬼子见势不妙就往后退,装载伤兵数名急忙逃回,还有些鬼子躲入公路西侧的沟里泅水逃走。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开始收集战利品,并焚毁汽车。战士们早听说过日本鬼子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还亲眼看到过他们炸毁的房子,就是还没见过真人,所以都围着那些死了的日军看稀奇。
这场战斗前后仅半小时,我军取得击毙少佐土井以下日军13名,击伤10名,击毁敌军车4辆,缴获“三八式”步枪20余支、手枪2支、指挥刀1把、军旗1面、日钞7000元以及军用品4卡车的战果,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部队撤离半小时后,从镇江方向开来了17辆汽车的援兵,还有坦克数辆、大炮数门,南京方向还来了3架飞机企图报复,但已找不到新四军的踪影。只得在附近烧杀、乱轰一番了事,这已是可笑的“马后炮”了。
次日,当部队行进到宝埝镇时,数不清的群众迎接我军胜利归来。听说新四军打死了好多鬼子,击毁了敌人的汽车,看到我军的缴获的战利品后,一个个惊喜若狂,赞不绝口。他们脸上洋溢着希望,欢笑着,祝愿新四军再打大胜仗。这种军民欢欣的热烈场面,是新四军进入苏南后第一次见到,实在激动人心。
韦岗战斗是新四军挺进苏南对日寇的处女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初战告捷,震动江南,意义重大。它沉重地打击了日寇侵华的器张气焰,戳穿了所谓“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扩大了新四军的影响,增强了江南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此战打响了胜利的先声,由此揭开了新四军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序幕。
1985年9月“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落成,韦岗战斗的将士们成为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