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海战场过元旦
顾国祥(1921-),江苏常州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厂当学徒。1941年参加新四军一师。1943年春,因双目失明到医院治疗后留医院工作。上海解放后,接管伪国防医院后留在军医大学工作。1980年离休。
1948年12月,我们第二野战医院奉命在徐州东南的一个村庄里收容淮海战役最后阶段下来的伤病员。
这是我们医院有史以来最最从容不迫、最最按部就班的一次任务。在淮海战役的第一、第二阶段,由于形势发展顺利,战区扩大非常快,经常是一次战斗结束,医院还没赶到,已积压了很多伤员在等我们,弄得措手不及、手忙脚乱,要不就是我们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正等伤员下来,等到的却是“立即转移”的命令。
这一次却大为不同。我们不但从容地为伤病员准备好了病房、手术室,还烧了一大锅肉丝杂菜汤,蒸好了白面馒头。这样的应急伙食,是我们多年来接收伤员的经验:这汤既可当饭又可当菜。重伤员下来先喝一碗热乎乎的汤,里面有红枣、胡萝卜、青菜、赤豆,营养丰富。轻伤员再加馒头。这样的安排很受欢迎。
我们人在淮海战场,支前的慰问品却源源不断地从老解放区送来。有猪、羊、鸡、鸭、大米、白面,还有我们苏中家乡的糕团等土产。这年的元旦过得比春节还丰富。伤员下来不多,任务也不重,大家过得非常开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前方不断有胜利的捷报传来。
在淮海战役的第三个阶,我军包围了由徐州弃城逃跑的杜聿明集团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于永城西南的陈官庄、青龙集,方圆十里内聚集着二十六万残兵败将,其中还有跟随杜聿明从徐州逃跑出来的军阀、官僚、地主老财、官太太。12月27日,毛主席亲自起草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指出:“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军可以保证你们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是你们的唯一生路。”从12月下旬到1月10日这一二十天里,天是一天比一天冷,雪是一天比一天大,敌人弹尽粮绝,饥寒交迫,老百姓的粮食、鸡犬、牛羊早已被他们抢光了,连树皮、草根、麦苗、骡马的皮都吃光了。再也找不到任何能吃的东西,不知饿死、冻死了多少敌人。他们全靠老蒋(蒋介石)给他们空投食物,但也无济于事。
说来也怪,空投物资老是投到我们的阵地上。更有趣的是,有一天晚上我们驻地有一家儿子结婚办喜事,按当地风俗在树上挂红灯笼。这天夜里,飞机在村庄上空嗡嗡地转个不停,到天明时,村里的老百姓忙坏了,赶着把空投的麻袋往家里抬,每家都有两三袋,里面什么都有。除大米、白面、玉米外,还有熟食:大饼油条、面包饼干、糖果奶粉、各种罐头····应有尽有。只要能吃的,蒋介石都送来了。老百姓都挑好的吃,如香肠、腊鸡、腊肉、方糖;咖啡、巧克力老百姓不爱吃,就送给我们。大家吃得欢天喜地,尤其是孩子们。
我们医院的驻地离战场不太远,由于我军的宣传攻势,常有战场上逃出来的敌军士兵过来投诚。见到解放军把枪一缴,就要饭吃。这些士兵,简直不像人样:蓬头垢面,浑身像泥鬼一样。他们讲,在雪地里为了避风雪,只得挖个地洞藏身。那里真是人间地狱,人都饿极了,就盼降落伞给他们丢些食物。但降落伞还未落地,人群就乱成一片,拳打脚踢,手枪声、冲锋枪声及惨叫声响成一片,听来撕心裂肺。为了抢到一点吃的,国民党军都丧失了人性。一个降落伞吊着篮子刚落下,就被几十双手撕得稀烂,里面的烧鸡、香肠、面包等吸引着失去理智的人。刚抢到一只烧鸡,还未往嘴里送,一把刺刀就从背上捅过去,一声惨叫,烧鸡到了另一个士兵的手里,他拿着烧鸡拔腿就跑,后面一排子弹,把他又打倒了·····落地的降落伞周围,总是一大片尸体,惨不忍睹。
我们为了让跑过来的敌军士兵吃上饭,干脆就请村上的民兵,在大路口架起锅灶,用空投下来的粮食,设一个饭站。这样一来,敌人就整班整排地跑来投降了,民兵也就发了“大洋财”,马上成了美式装备的民兵部队了。
1949年元旦那天,通讯员拿来了《战地快报》,上面登载着新年献辞《将革命进行到底》,当大家听到“一九四九年将要宣告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得知再有一年左右将把蒋介石反动统治根本打倒,大家高兴得唱啊、跳啊,那热烈欢快的情绪和充满信心的劲头无法形容。
1949年1月10日,我们发起了总攻。在全体将士的英勇奋战下全部歼灭了被围的国民党残兵败将二十六万余人,活捉敌首杜聿明,击毙了兵团司令邱清泉,只有李弥逃跑了。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取得了歼敌五十五万余人的伟大胜利。我们医院也胜利完成了任务,转入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准备全面大反攻,解放全中国。
顾国祥
责任编辑:幽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