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铁军> 人物

打坦克的小英雄

       徐道明(1923-2011),上海浦东人。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纵三师九团通讯排长。

 

       解放战争中,曾活跃着一支专打国民党坦克的队伍,这就是我人民解放军一纵三师九团一营二连的少年排。这个排除排长外,都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别看他们年纪小,打起坦克来人人不含糊、个个是能手,窍门不少,办法很多。他们总结出的一整套打坦克经验,后来还在全军推广和运用,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6年11月中旬,在山东吴寺和郭家庄一带,我军国民党军队打了一个大仗。当时,我军的兵力和装备远远不如敌军,他们是一个整师,而且全部是美式装备,除了步枪、机枪,还有飞机、大炮、坦克,而我们当时与他们对峙的只是一个团。所以,敌军仗着人多势众、武器先进,根本不把我军放在眼里。战斗一开始,他们就对我军阵地用飞机、大炮进行狂轰滥炸。接着,他们以坦克为先头部队冲锋,后面跟着大批敌军步兵,妄图一口气吃掉我军。

       我军等敌人的坦克一开过来,立即组织反冲锋。他们让过冲来的坦克,专打坦克后面的敌军步兵。敌军步兵被我军猛烈打击后,纷纷向后撤退,只剩下孤零零的坦克。这时,反坦克排的小战士立即从前面撤回来,开始独立行动了。他们每三人组成一个小组,每组携带三个由八枚手榴弹捆绑而成的炸药包。他们分工明确,当坦克开过来时,每个小组瞄准各自的目标,小战士人小机灵,跑动中贴身上前攻击。坦克虽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但是对于近距离作战的小战士一点也威风不起来,几乎成为一堆任人敲打的废铁。小战士巧妙地将手榴弹制成的炸药包塞进坦克的履带里,只听“轰”的一声,履带炸断了,坦克就无法开动了。小战士就跳上坦克,将手榴弹炸药包直接塞进顶盖里去,把坦克里的敌军全部炸死。

       小战士们摸透了坦克的规律和性能,利用有利地形和自己跑动快的优势,越打越有经验。当坦克高速开行在山冈高处时,小战士们就在坦克前方设置路障,自己全身伪装伏在两边的沟渠里隐蔽;而当坦克遇路障减慢速度时,小战士们立即冲上前去,将手榴弹塞进坦克履带,把坦克炸掉。有时手榴弹用完了,他们急中生智,把坏步枪塞进履带,迫使坦克停下来。当敌人下车检查时,早已守候在一旁的小战士立即将他们俘虏;当坦克开行在山沟低处时,小战士从埋伏处冲出来,跳上坦克,将手榴弹塞入坦克顶盖,里面的敌人有的被炸死,没死的赶紧扔出武器,连喊:“我们投降了!我们投降了!共军兄弟快饶命吧!”当那些敌人从坦克中爬出来时,发现缴自己枪的竟然是三个孩子,都感到不可思议。

       在那次吴寺郭家庄战斗中,最终是以我军一个团全歼国民党一个师的胜利而结束。全副美式装备的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十几辆坦克会败在一群孩子的手里。这些坦克缴获后成为我军的战利品,有的很快又成为我军向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新型武器。而这些打坦克的小英雄也多次获得部队首长的嘉奖。后来,这些小战士有的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培训班,成了人民的坦克兵;有的参加了其他特种部队,担任了部队的指战员。他们个个都建立了新的功勋。

(陈晓光整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作者:

徐道明

责任编辑:幽幽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