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从中央委员名单里划去
唐亮(1910-1986),湖南湘潭人。1930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南京军区政委。
张优(1924-),浙江奉化人。1941年参加新四军,1942年入党。历任参谋、政治指导员、文工团政委等职。曾任上海歌剧院院长、党委书记。
早春二月,紫金山巅凹处残雪犹存。石头城和梅花山早已苏醒了。而富贵山麓的迎春花,黄灿灿地开了一大片,她是人间最早的报春女神了。远在城南菊花台上的龙柏和雪松群,仍一年到头挺胸昂立在岗顶,宁静地守卫着安睡在两条台岗上的百余名烈士。
新四军三烈士墓西侧有一座不甚起眼的墓,它和它的主人生前一样,平凡、和善、安详地静躺在群墓中。那里长眠着的,是我最敬爱、最怀念、离别我们已二十余载的原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唐亮上将。
当春风拂来的时候,似乎先吹到造得比他高的墓;当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略呈低洼的唐墓上的积雪总是比其他墓稍多。大自然总把自然现象公平地分配给不同性格的人们。每当我踏上菊花台墓区的时候,总难以抑止地、内心深深地怀念着唐亮政委的伟大人格。
我怀着满腔的热血和盈眶的泪水,默立在老首长墓前祈祷,回忆起老首长一件最感人的事。
1956年,党中央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预备会议时,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党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党,不断发展的党,每届中央委员可以逐步地、适当地增加一些,一次不宜增加太多。现在提出的名单看来增加的人是多了一些,可否减下一点?毛主席说这番话时,名单已经下发给代表酝酿讨论了。有关同志感到要减中央委员候选人名额十分为难,但还是把毛主席的意见传达给了各代表团。
在这份中央委员候选人名单里,就有唐亮同志。当他听到毛主席的意见后,立即向中央毛主席写了一个诚恳的报告,要求从候选名单里把他的名字划掉,并且表示,他不当中央委员,也一定会把工作百倍努力地做好。即使不当中央委员,但他是大军区政委,每次中央召开的会议,他都有机会来参加,同样可以及时听到中央和毛主席的声音。当时,唐亮同志是南京军区政委、军区党委书记、全国五十七名上将之一,不管从哪个角度,当选为中央委员都是够格的。毛主席看到唐亮同志的报告后,感叹地批示,唐亮,唐亮,真是好同志。有的人闹名誉、闹地位,授衔少一颗星还淌眼泪,而唐亮同志在这么重大的事情上,主动让位,令人敬仰。我同意他的报告。好同志的党性永远会留在人们心中的。
唐亮同志在党的八大主动退出中央委员会推选名单一事,在传达八大精神时传为佳话。事后,由于许多同志的强烈要求,在两年以后八大二次会议上,他仍被补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唐亮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具有高度党性的崇高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间。